□本报记者 吕超峰
王增阳 文 /图
中医药文化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实践经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禹州市银梅饮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银梅可乐,正是利用禹州市千年不衰的中医药文化而打造的享誉中原的品牌饮料。
30多年前,当30岁的汪英杰开始担任原禹州市食品厂副厂长并负责银梅可乐的研制开发时,他就有一个梦想,希冀利用禹州厚重的中医药文化、丰富的道地药材,将银梅可乐打造成为城乡百姓都爱喝的特色饮料。如今,银梅可乐更换瓶子包装,改进生产线,积极开展推广活动,以更高的品质开拓市场。
1970年冬,年轻的汪英杰响应祖国号召应征入伍,6年后退伍回乡被分配到禹州市商业系统工作。1984年春,汪英杰被任命为原禹州市食品厂副厂长。当年,他作为厂里的代表,与河南中医学院、郑州大学的教授合作,决定研发一种新型饮料。
“作为禹州人,我从小就对中医药文化情有独钟,对中草药的神奇疗效充满了遐思。在银梅可乐研发初期,我就开始考虑如何将禹州丰富的中草药引入饮料的配方中,研发一种极具中医药文化特色的饮料。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个成熟品牌饮料的配方,不仅要经过无数次的实验,还要经得起消费者的检验,不是你说好喝就好喝,而是大家说好喝那才算好喝。”汪英杰说。
禹州的中医药发展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黄帝、岐伯、雷公、大鸿等都曾在禹州具茨山一带活动,轩辕黄帝与岐伯共创中医“岐黄之术”;黄帝封雷公于禹州方山,托雷公之名的《雷公炮制论》是最早的中药炮制专著,后世尊雷公为“炮制之祖”。古代名医扁鹊、张仲景、华佗都曾在禹州一带活动,“药王”孙思邈更是长期在禹州行医采药,著书立说,不仅留下医学百科全书《千金方》,还留下了“药不经禹州不香,医不见药王不妙”的佳话。明朝周定王朱橚长期在这里采集中药标本,著述《救荒本草》,又编撰《普济方》,创下医方之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禹州已有区域性药材交易市场,元朝成为药材汇集之区。直到明朝皇帝朱元璋诏令全国药商集结禹州,这里才真正成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和中医药经济中心,奠定了“药都”的历史地位。
禹州因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盛产药材1000余种,道地药材禹南星、禹白芷、禹白附、豫西丹参已被列入历代本草典籍,金银花、乌梅、丁香等闻名遐迩。当年,在汪英杰的提议下,科研组以金银花(二花)、乌梅、良姜、丁香、蜂蜜、食糖、米醋等天然中药材和食材为原料,经过反复试验、提纯,终于确定了饮料的配方。这种饮料气味芬芳,清爽可口,酸甜适中,药香含蓄而沉稳,具有生津止渴、消除疲劳、清热解毒、增进食欲等功效。产品投放市场后,深受消费者欢迎。 银梅可乐是按照国家饮料生产标准,运用现代发酵工艺,对金银花、乌梅、良姜、蜂蜜、米醋、丁香等天然原料,进行科学提炼、精制加工而成的发酵型饮料产品,开创了河南省发酵饮料之先河。
“银梅可乐的名字是我起的。”谈起“银梅”,一切仿佛就在昨天,汪英杰说,“银梅可乐取的是金银花的‘银’字与乌梅的‘梅’字,之所以不要金银花的金字,是怕那样太张扬、出风头,因而‘要银舍金’,既好听又谦虚。”
2000年秋,禹州市食品厂正式更名为禹州市银梅饮料有限公司,汪英杰担任董事长,公司搬迁到禹州市西工业园区。经过改制的公司加快了发展步伐,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有了配方不等于万事大吉,就像包饺子,你知道用什么原料,但原料如何搭配做出来的饺子才好吃,还在于制作过程与经验。”汪英杰说。为此,在银梅可乐生产初期,他一直跟班生产,与员工一起筛检、粉碎、浸泡中草药原料,培养员工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在企业内部逐步形成“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做老百姓喜爱的饮料”的文化理念。
银梅可乐是许昌市的一个名牌饮品,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以中草药为主要原料的发酵型饮料,一直深受消费者喜欢。“银梅可乐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没有大起大落,而且不断稳步发展前行,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个品牌蕴含着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内涵,并始终保持产品品质,而且经得起时间与消费者的检验。”汪英杰说,经专业检测机构测定,每1L银梅可乐中含总皂(以人参皂苷Re计)20.8mg,每100mL银梅可乐中含总黄酮1.9mg、含三萜(以齐墩果酸计)153g。该公司集数十年生产实践经验、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独特的工艺水平,确保了优良的产品品质。
成为特色文化符号的商业品牌,无一不是深具创新基因。银梅可乐也不例外。从第一瓶可乐开始,“银梅”就从未停止创新。从小玻璃瓶到大玻璃瓶,再到树脂瓶、易拉罐问世,从三轮车送货,到成长为符合现代物流跨地市配送的商品,银梅可乐开启了崭新的时代。为确保银梅可乐的品质,该公司创建了河南省第一家“功能性饮料科研中心”,引进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运用高新技术鉴定原材料,从源头把控产品质量。 大手笔投入,创新性营销,是品牌实力与信心的彰显。在消费者选择日益多样化的今天,酒香也怕巷子深。近年来,该公司先后在不同媒体上做广告宣传,并坚持参加扶贫助学等公益活动。针对移动互联时代的年轻群体,该公司推出“文化、健康、时尚”品字形发展战略,开启创新营销模式,拉近了银梅可乐与年轻人的距离。
的确,银梅可乐在众多饮料中还算不上“大牌”,但它以卓越的品质、深厚的文化内涵受到了许昌消费者的喜爱。这不是偶然,而是一种必然,它体现着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一种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弘扬。
天高行健,地厚载物。谈起今后的发展,汪英杰胸有成竹地说:“禹州市银梅饮料有限公司作为‘药都’的唯一一家饮料企业,以饮料为媒介,进一步弘扬中医药文化,是企业今后发展的源泉与动力。我们投资4000多万元新建的13000平方米厂房已竣工,为公司计划投资1.5亿多元建设银梅草本茶生产线奠定了基础。目前,我们正在与商家洽谈‘银梅草本茶’的生产设备购买问题,商标注册已经进入公示阶段,注册成功后将投入试生产、销售,实现公司产品系列化、互补化。公司还将恢复‘银梅米醋’的生产销售,以弥补饮料市场淡旺季的影响,使公司的发展更合理、更稳健。”
如今的禹州市银梅饮料有限公司年产银梅系列饮料10万吨、纯净水5万吨,产品通过了ISO9001:2008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于2003年获得河南省第一批国家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QS)标志。该公司产品先后获得“全国农产品优质产品”“河南省名牌产品”“河南省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河南省特色商品”称号,该公司被授予“河南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河南省质量诚信A级工业企业”“许昌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许昌市十佳单位”等称号。银梅商标被评为“河南省著名商标”,银梅可乐成为畅销许昌、享誉中原的著名品牌饮料。
广受欢迎的银梅可乐背后,是禹州悠久的中医药文化,而文化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学习钻研。凭借不朽的中医药文化和当地深厚的中药材种植底蕴,银梅可乐致力于成为许昌、河南乃至中国的银梅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