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莲城车讯

对待新能源汽车——

切莫“因噎废食”

侯力强

近日,笔者的一位朋友想买新能源汽车,但他在网上看到有新能源汽车在充电时发生自燃后,有些犹豫。笔者走访市场后认为,新能源汽车自燃的概率非常低,总体上来说是安全的,消费者不必过于担忧。

东城区一家新能源汽车专卖店的负责人解释说,汽车自燃绝大多数都是电路系统引起的,而整车起火事故的根本原因是锂电池热失控蔓延。热失控是指电池因“意外”导致温度上升,超过临界值后,会出现不可控的状态,最终引发燃烧甚至爆炸。电池模块一般是由若干个单体电芯串联或者并联组成,任何一个单体电芯的热失控都可能引起连锁反应。

为提升续航里程,车企通常会提升单体电芯的能量密度,而不是增加电芯数量。不过,也有诸如特斯拉Model S那种集成了7000多粒电池的车型,这种车型一般采用的是电池并联的方式,每个电芯都安装了保险丝,即使一块电芯出现问题,也只是缩短一块电芯所能支持的续航里程。总体上来说,几乎所有车型都不会在电池结构设计上存在致命缺陷。在多数情况下,车辆自燃都是操作方式不当或环境因素造成的。

此外,传统燃油车也存在自燃现象,不过很多人对此熟视无睹。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的数据说明: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起火概率是万分之0.49。而根据公安部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传统燃油汽车的年火灾事故率为万分之1至万分之2。相比之下,新能源汽车的起火概率要显著低于传统燃油车。

同时,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也在不断提升。在10月中旬举行的第五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上,宁德时代董事长表示:“我们设计开发的811三元电池系统,可轻松通过热扩散测试,时间不是5分钟,而是永远不起火。”此前,比亚迪也发布“针刺不起火”的刀片电池。两家头部企业重拳出击,引起业内轰动。可以说,当这些“永不起火的电池”陆续进入量产装车阶段,就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一场划时代变革。

备受关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于日前印发,为今后一段时期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具体路径,为行业从业者注入了信心和动力。笔者认为,我们应该用更为积极的态度去迎接新能源汽车的变革,切不可遇到一些问题就“因噎废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