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特别报道

擦亮文明城市招牌 建设美丽宜居许昌

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刘静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田德海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喜建

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支队长 郭新华

本期主持人:杨红卫

核心提示

11月20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许昌在接受复核测评的前五届地级全国文明城市中,以全国第七名、河南第一名的优异成绩高分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成为全省乃至中部地区唯一被中央文明办通报表彰的地级市。

我市自2001年开始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经过不懈努力,于2015年2月以全国地级市第四名、全省参评城市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荣获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2017年11月17日,我市以届满复查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自2015年荣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奖牌拿到手,创建不松手”的理念,一如既往地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确保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促进,不断推动创建工作向更高目标迈进,为许昌“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设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和丰富道德滋养。

城市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时代呼唤文明城市创建有新气象、新面貌,新形势需要文明城市创建有新作为、新成就。接过“三连冠”的接力棒,许昌站在了更高的起点。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的文明城市该如何建?如何进一步健全文明城市创建长效机制,交上一份人民满意的成绩单?日前,本报专门邀请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就此话题进行了交流。

倾力创建 为民惠民

主持人:此次接受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复核测评中,作为创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有哪些具体举措,为我市文明城市创建加了分?

田德海:在文明城市创建中,市场监督管理工作承担着重要职责。市场监督管理局扎实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先后开展食品安全“扫雷”行动、网络餐饮订餐专项检查、春季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等10余次专项行动,发现、消除食品安全隐患314处,查处各类案件248起,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我市积极开展专项整治,全力维护良好市场秩序,组织开展了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保健食品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和重点行业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等专项行动,今年以来共查处各类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案件46起,查处各类违法广告案件71起,查处各类侵权假冒类案件130余起,捣毁制假窝点27个。此外,我市还开展文明诚信评选活动,深入推进诚信建设,共评选市级文明诚信经营示范街15条、文明诚信经营示范店89个。

刘静:作为主创单位之一,长期以来,市城管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严格按照全市创文工作总体安排,以管理手段智慧化、市容管理规范化、环境卫生洁净化、园林绿化生态化、垃圾处理资源化、夜景照明灯饰化为统领,以开展城市管理各类专项整治提升行动为突破口,持之以恒破难题、补短板、强弱项,集中力量解决市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特别是在园林绿化管理、环境卫生治理、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等方面,我市取得了明显成效,整洁的城市卫生环境、家门口的园林美景、乐在其中的垃圾分类体验等都收获了市民群众的纷纷点赞,为我市高分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复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王喜建:市交通运输局作为主创单位之一,承担着4个汽车站、1396辆出租车、62条公交线路、940个公交站(亭)和1307辆公交车的实地检测任务,重点开展了三项工作:一是加大公益广告的宣传力度,市区汽车站、公交站(亭)、出租车、公交车的公益广告宣传画面共有5000余幅,市区主次干道公交站(亭)公益广告实现了全覆盖,利用智能公交站牌进行文明创建宣传;二是开展了以 “礼让斑马线,文明伴我行”为主题的公交、出租礼让斑马线活动,着力提升文明交通水平;三是加强对出租汽车客运市场的整治,以专项检查、巡查、约谈出租车公司负责人和出租车驾驶员的方式进行询问督导检查,完善火车站、出租汽车候客道基础设施,规范出租车辆候客秩序,有效维护提升了许昌市全国文明城市形象

郭新华:在此次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复评工作中,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聚焦文明交通创建指标要求,开展了“严查处、治乱象、立规矩、树规范、惠民生”交通秩序大整治专项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聚焦重点,开展集中整治。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集中警力对交通违法易发的重点路口、重点路段、重点区域,实施分兵把守、分包巡查、定点值守,持续开展专项整治,有效净化了市区道路交通环境。二是聚焦乱点,强力治堵治乱。针对部分路口、路段因交通秩序混乱影响通行的问题,市区各交警执勤大队集中警力,对生活广场、时代广场等6大商圈及火车站、市中心医院等周边道路开展了集中治理。三是聚焦难点,狠抓整改提升。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开展了交通信号灯排查优化提升行动,优化调整信号灯16处;安装了35处违法停车自动抓拍系统、6处非机动车和行人闯红灯自动抓拍和人脸显示系统、35处信号灯自适应控制系统,对中心城区老旧标志牌、交通标线进行了更新和重新施划;开展了“僵尸车”专项清理整治行动,排查清理“僵尸车”155辆,有效净化了城市环境,维护了城市良好形象。

创新举措 突出亮点

主持人:在此次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复评中,主创单位有哪些创新举措和做法?

刘静:在创建工作中,我们严格落实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分工明确的领导责任机制,层层夯实创建责任。按照“突出工作重点、突出重要部位、集中优势兵力”的原则,我们坚持网格管理常态化,市城管局县级领导干部、中层干部和一线职工定期到各区分包网格进行巡查,及时发现问题、交办问题、协调问题、督促解决问题。同时,我们还成立了多个创文专项督查组,依托数字化城管平台,全天候、全覆盖进行巡查,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真正做到对照创文测评体系,查漏补缺,对账销号,确保各项创文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王喜建:我们专门成立了创建工作专班,抽调精兵强将,专人专职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督查和任务落实;制订深化工作方案,将创建工作目标任务量化分解到各科室和局属各单位,做到创建目标明确,任务具体、责任清晰,确保了行业创建工作高质高效开展。同时,我们牢牢把握创建关键重点,立足行业实际,对创建工作进行了任务分工,一是着力提升行业整体文明素质,扎实推进交通强国试点建设,加强普法教育,增强干部职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营造讲法治、重道德、诚实守信的良好环境;二是着力提升站容站貌车容车貌,要求市区各大汽车站、水上公交、公交车及市区主干道公交车站(亭)、站牌公益广告的宣传覆盖率在50%以上,市区1396辆出租车更换了新座套;三是着力提升文明窗口,深入开展“六文明”系列活动,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和交通运输行业从业者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和规则,带头讲文明、有公德、守秩序、树新风。

郭新华:结合市区交通状况,我们开展了“严查处、治乱象、立规矩、树规范、惠民生”交通秩序大整治专项行动,为市民出行立规矩、树规范,努力营造良好道路交通环境,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在市区重点路口设置了10个交通安全教育劝导站,对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违法,采取协助交警执勤、抄写交通法规、微信朋友圈曝光等措施进行教育惩戒。二是开发启用“文明交通劝导系统”,运用数字化技术,将交通宣传劝导与单位、社区文明单位创建及许昌市文明城市创建相结合,与市民群众的个人诚信相结合,推进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违法标本兼治。三是建设智慧交通疏导亭,在新兴路与魏文路、文峰路与建安大道等10个路口,建设了风格别致、集宣传和服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用于行人、非机动车等待的智慧交通疏导亭,较好地解决了行人、非机动车等待时违规越线停车的问题。四是设置交通违法曝光台,借助科技手段对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问题进行治理。在市区人车流量大的路口安装了非机动车和行人闯红灯自动抓拍和人脸显示系统,通过声、光、电、影技术+人脸识别,警示行人、非机动车过马路遵守交通信号,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等问题明显减少。五是开展文明交通志愿者实践活动,组织驾校学员在各路口协助民警劝导交通违法,既充实了交通管理力量,又有效增强了“准驾驶员”的文明交通意识。

田德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为加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力度,一是健全创建机制,设立创建办公室,细化责任分工,指定专人负责统筹协调创建工作,确保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形成了各级齐心协力抓创建的良好局面。二是坚持问题导向,紧盯难点、重点、关键点,建立分包片区工作机制,加强对基层创建工作的督导检查,分管领导带领相关科室人员不定期对各分局进行督导检查,认真查找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力地促进了创建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夯实创建责任,先后组织召开4次创建工作推进会,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压实责任分工,扎实做好市场监管部门承担的各项创文工作,局属各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磨砺顽强意志,保持战斗韧劲,广大干部职工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以等不起、慢不起、输不起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补短板、抓提升,全力开展创建工作。

着眼长远 持续提升

主持人:下一步如何巩固长效机制,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王喜建: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持续把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一流标准、一流形象的创建要求。一是突出抓好窗口行业。严格规范窗口服务标准,进一步落实服务公示、服务承诺、投诉处理等工作机制,不断改进服务内容、简化办事流程、加强跟踪反馈,着力提升窗口服务水平。二是利用行业特色营造氛围。运用各种有效方式和载体,开展全方位、广覆盖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创建知识、创建典型、创建亮点,利用宣传海报、车载广告、固定标语、LED等宣传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把宣传普及工作延伸到基层每个角落、每个层面。三是实施公益广告提升工程。加大对主干道、公交站(亭)、站牌、车站内等的公益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宣传栏、车载广告、微信公众号等各种社会媒介,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建文明城市等内容。四是坚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候车亭、公交站(亭)、交通路口开展行业“文明引导”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党员志愿者开展进社区帮扶活动。

郭新华: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七个方面工作,将文明城市创建推向深入:一是持续开展常态化交通秩序整治。按照“立规矩、树规范”的要求,持续开展市区交通秩序整治,保持严管态势,巩固来之不易的创文治理成果。认真总结今年以来创文交通秩序整治工作成功经验做法,研究细化交通劝导、静态交通管理的工作措施,保持治理工作常态长效。二是进一步完善、固化驾校学员参与交通管理社会实践活动。三是大力开展文明交通志愿者服务活动。继续开展市区文明单位党员干部、职工参与文明交通志愿者服务活动,通过文明单位分包路口、每周开展一天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等形式,在社会上形成人人参与文明创建的良好氛围。四是计划在市区建设8个交管便民服务站,集“单位联勤、警保联动、铁骑驿站、现场纠违、交通宣传、便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方便市民就近办理交管业务。五是拟在市区路口建设30座新型多功能行人和非机动车等待设施智慧交通疏导亭,方便群众遮阳挡雨,规范路口秩序,美化城市形象。六是选取部分路口对道路基础设施实施提升改造、科学规划,提高道路交叉口通行能力。七是进一步推进智慧交通建设,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探索推进智慧斑马线、智慧交通信号灯、智慧停车、智慧交通管理建设应用,运用科技手段提高管理效能,实现科学引导,精准管控,不断优化交通通行环境。

田德海:下一步,市市场监管局将严格落实市创文指挥部关于建立健全创文工作机制,推动常态长效的工作要求,着力加强市场监管执法,突出守住安全底线、推进高质量发展、着力服务民生这“三大领域”,重点抓好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重点抓好质量安全监管;重点抓好营商环境建设;重点抓好知识产权保护促进;重点抓好质量发展工作;重点抓好市场秩序规范;重点抓好综合执法这“七项任务”,助推我市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切实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保驾护航。

刘静: “文明城市创建永远在路上”。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打造“宜居之城”为目标,对照城市管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吸收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要求,根据我市城市发展水平和方向,结合百姓生活需求,梳理完善城市管理相关标准规范,推动建立符合我市实际、标准更高更严的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体系,为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提供标杆和依据,着力推动城市管理标准化、智能化、精细化、专业化、社会化,让城市更干净、更整洁、更规范、更有序,市民群众满意度、幸福感、获得感持续提升,为我市实现“探索路径、打造样板、走在前列”的目标作出贡献,让我们的“宜居之城”更加宜居,让我们的城市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