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健康许昌

妙手为俊才

——记许昌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二病区主任、主任医师冯才政

冯才政

□本报记者 马晓非 文/图

一台手术刚刚结束,许昌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主任、主任医师冯才政便匆匆赶回病房,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此时已是11月24日11时30分。每天,冯才政都是在忙碌中度过的。

“刚刚完成的是一台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才30多岁。我们采用介入栓塞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手术很成功。”说到这里,冯才政略显疲惫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颅内动脉瘤是供应大脑的动脉血管上长出的一个气球样的瘤子,由于动脉瘤的壁非常薄,很容易破裂,因此被称为颅内的“不定时炸弹”。颅内动脉瘤手术也是神经外科公认的难度大、风险高的手术。

“如果将神经外科比喻为外科学的皇冠,那么颅内动脉瘤手术则可被称为皇冠上的明珠。”冯才政告诉记者,一名国际神经外科大师曾称“每做一次颅内动脉瘤手术,就像发动了一场战争”。国内神经外科医生常用“惊心动魄”“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等来形容做颅内动脉瘤手术时的感受。

经过多年的学习和积累,冯才政在颅内动脉瘤手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他可以根据颅内动脉瘤的位置、形态、大小,以及患者家属意愿等,独立采用开颅夹闭术或介入栓塞术对患者进行治疗,让患者得到科学、合理的治疗。经过他的治疗,许多颅内动脉瘤患者转危为安。

这只是冯才政工作的一个缩影。作为一名神经外科医生,从医22年来,他每天所面对的工作几乎都可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

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布满了各种血管、组织、神经,一毫米的距离对应的就是完全不同的功能区域。神经外科医生所治疗的是人体的中枢神经部位,即大脑和脊髓部分,是人体中最复杂、最神秘、最精细、最关键的部位。在这个部位实施手术,稍有闪失,后果不堪设想。冯才政常说,他就是在刀尖上跳舞的人。

走上这么一条充满风险的路,完全是冯才政的个人选择。

“我这个人喜欢挑战。挑战越大、难度越大,越能激发我的积极性,我也越能把事情做好。”冯才政笑着对记者说,“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神经外科医生非常不容易,一定要胆大、心细、手稳,还要有良好的悟性。”

冯才政深知,对于一名外科医生而言,掌握先进的技术非常重要。自工作以来,他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的脚步,先去北京协和医院进修了一年,又成功攻读了郑州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又到上海华山医院进修了一年。与此同时,他不断与上级医院医生进行沟通交流,经常参加学术交流会,以此开拓自己的眼界,及时将先进的技术引进许昌,占领技术前沿,更好地造福广大患者。

2009年,冯才政将显微镜广泛应用到神经外科手术当中,使手术更加精细。2010年,他较早地在我市引进了神经介入技术。2017年,他发现,神经内镜技术创伤更小、精细程度更高,便迅速将其引进许昌,使众多患者受益。

他采用神经内镜技术进行颅内血肿清除,创伤更小,使出血量大的患者免受二次手术之苦;他采用神经内镜技术切除行经鼻蝶垂体瘤,切除得更干净,对神经的保护作用更好;他采用神经内镜技术进行三脑室造瘘治疗脑积水,减少了患者的花费,也使患者体内不用再放置分流管……

由于在神经内镜技术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18年,许昌市医学会神经内镜专业委员会成立,冯才政担任主任委员。

三叉神经痛被称为“天下第一痛”,能使患者产生痛不欲生的感觉。为了帮助患者解除痛苦,冯才政采用的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既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又不影响正常的面部功能。对于年龄较大、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他采用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通过微创的方法为患者缓解病痛。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一项又一项技术成功采用、一台又一台手术成功开展、一名又一名患者顺利出院,背后凝结着冯才政辛勤的付出和不懈的努力。

“奋斗的过程的确是非常艰辛的,但与患者的健康相比,一切都是值得的。”冯才政笑着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