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县域新闻

新景新貌新气象 村美人和百事兴

本报记者 苏杭

12月20日,在长葛市石固镇花杨村文体活动中心,健身器材一应俱全,村民三五成群,或锻炼身体,或下象棋,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不远处,还有不少村民在闲聊:“村里建设得越来越漂亮,村民们休闲的地方多了,娱乐活动也变得更加丰富了,这样的生活别提有多幸福了。”

曾经的花杨村是个“散、乱、旧”的贫困村。近年来,在驻村第一书记和新的村“两委”班子带领下,该村积极完善基础设施,美化人居环境打造,着力推进扶贫产业发展,不仅顺利摘掉了省级贫困村的帽子,还先后获得了省级卫生村、许昌市四强基层党组织、许昌市文明村镇、许昌市民主法治村等荣誉称号,成为长葛市的文明村、模范示范村。

打造惠民项目

幸福生活看得见

走进花杨村,一条条平坦的水泥路将各家各户连接起来。花杨村第一书记刘志涛告诉记者,在实施背街小巷硬化、自来水升级改造、天然气进村入户的基础上,今年,根据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花杨村依托自身规划领域的优势,在顶层设计上下了不少功夫。该村邀请清华同衡规划院的专家为其编制了实用性村庄规划,围绕“宜居家乡、美丽花杨”这一目标,按照“一心四园”的空间结构进行规划设计;同时,积极协调企业捐赠配套设施,对党群服务中心、配套环境景观等基础设施进行提升改造。

随着人居环境的不断改善、公共设施的不断完善,村民幸福感和获得感也随之增强。改造提升后的党群服务中心、文体中心、灯光球场等,成了村民们活动娱乐的好去处。篮球比赛、科技大篷车下乡、邮政送清凉、文艺会演等活动,让村民们锻炼了身体、增长了见识、丰富了生活。不仅如此,今年4月,花杨村还组建了花杨篮球队,通过这一载体,不仅实现健康生活与文明乡风的有机衔接,还吸纳了年轻新生力量融入集体,共同献计献策、出工出力,为村里的公益事业贡献力量。

找准扶贫路子

脱贫步伐迈得稳

“俺在瑞丽公司上班,一个月能挣3500块,还享受到各项扶贫政策。现在的日子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12月19日,正在扶贫车间从事打发工作的花杨村贫困群众潘露高兴地说。潘露所说的瑞丽公司就位于花杨村,是一家从事档发加工的企业。

花杨村党支部书记黄宝现说,近年来,花杨村成功摘下了贫困村的帽子,群众生活越来越富裕,村集体经济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围绕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第一书记刘伯涛、刘志涛先后与村“两委”一起推进综合脱贫、定向脱贫、精准脱贫,蹚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通过大力发展土地租赁、土地流转、特色种植等村级集体经济,花杨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12.6万元的突破,人均收入达到了1.9万元,全村123户161人全部实现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收入在万元以上,圆满完成“脱贫路上不落一人”任务目标。

刘志涛告诉记者,今年以来,通过运用“一编三定”工作法和“四帮一联”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不同岗位党员带动作用,立足生产生活实际需求,全村党员干部从生活、环境、政策等方面对贫困户提供帮助,为贫困户解决实际问题近60个,涉及线路改造、大门维修、排污清淤、学前慰问及物资捐赠等各类问题。

同时,在夯实产业帮扶、就业帮扶、综合保障的基础上,花杨村始终坚持“智志双扶”,开展示范引领、典型宣传等活动,脱贫典型人物不断涌现,激发了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也更加坚定了大家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信心。

树文明之风

建和谐美丽乡村

今年中秋节前夕,花杨村近400名老人齐聚一堂,评选出了8名“孝道之星”,他们无一不让村民们交口称赞。花杨村通过组织开展“好媳妇”“好婆婆”“五美家庭”“善行义举四德”等评选活动,营造了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文明氛围,引导全村群众树立文明家风,建设和谐家庭,共同推进文明乡村创建。

黄宝现说,开展“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风气已在花杨村蔚然成风。如今,家庭和睦了,邻里关系和谐了,干群关系也融洽了。

为了让花杨村更美好,最近,刘志涛又与村“两委”一起提出了,“整修一条沟、开发一块田、打造一个园、扮靓一片庄、发展一个产业、筑强一个阵地”的“六个一”发展目标,为花杨村勾勒出了一幅打基础、兴产业、促发展的美好蓝图。

刘志涛告诉记者,下一步,花杨村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乡风文明为重点,以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为载体,努力建设成为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