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特别报道

胖子店董事长王卫红:

货源充足 价格不涨

本报记者 崔雨梦

王卫红在工作。 崔雨梦 摄

2月3日临近中午时,记者在市区南海街胖子店一楼的安保室里见到了刚风尘仆仆地从禹州市小吕镇赶回来的胖子店董事长王卫红。“过年了,拉了点儿米、面、油给贫困户送去。”她边说边把屋子中间的几箩筐新鲜香菇往墙边推了推,腾出了一点儿空地。

“做商超的,每年的这个时候最忙。市场需求量大,我们的货都堆满了,供应必须得跟上。”

受疫情影响,2021年春节假期期间,不少人响应政府的号召,将留在许昌过年。市商务部门通过市场调研预测,今年春节假期期间,肉、蛋、蔬、果等商品的需求量将有所增长。记者问备货是否充足、价格是否上涨、假期是否营业,王卫红起身领着记者来到农产品售卖区。

“江西的砂糖橘、陕西的西红柿、黑龙江的大米……销量大的农产品我们都是直接从产地采购的,不仅能保证新鲜,而且价格公道。”王卫红随手从码放整齐的砂糖橘上拿起一个对记者说,“往年,这种品质的砂糖橘大约10元一公斤,今年五六元钱就能买到。价格不仅没涨,反而降了。”王卫红说,他们已经提前在位于许州路附近的胖子店物流配送中心准备了上千种食品和日用品,足够平时两个月的销量。

30年筚路蓝缕,王卫红的胖子店,从20世纪90年代一家40平方米的糖烟酒店,发展成为拥有12家分店与3家加盟店的商贸公司。生意虽然越做越大,但是“红姐”还是原来那个“红姐”,依然用心做生意,真心对员工,暖心待顾客。

“有了去年的防疫经验,今年店里的疫情防控措施更加完善、高效。”在超市出口告别时,王卫红告诉记者,“胖子店大多开在小区边,是市民的‘菜篮子’‘米袋子’,很多老年人会来这里买菜。所以,我们专门设置了人工登记处,方便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