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年期要自强自爱。青年期是19岁—25岁的年龄段,是心理逐步完善和适应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女性迈入社会,要经历学习、恋爱婚姻、职业选择、前途追求等过程,容易出现不适应、不协调、不理解等心理问题。
预防心理疾病,主要是积极对待人生,遇到问题不冲动,看问题力求全面;增强自控能力和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不断探索最佳的心理调节方法;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卑不亢,不传播是非,不滋生事端,保持阳光心态。
2.孕期要加强心理调适。孕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孕妇的情绪状态对胎儿的发育有很大影响。怀孕早期出现的反应及随后的行动不便,会让孕妇感到难受和后悔,认为自己不该怀孕,易烦躁、发脾气。怀疑与恐惧心理往往是对胎儿的期望值过高或担心胎儿健康引起的,在分娩临近时表现得尤为强烈。有些女性离开工作岗位,对生儿育女没有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从怀孕开始就郁郁寡欢,甚至患上抑郁症。
妊娠期的心理保健,应提高对孕妇心理的重视,积极引导孕妇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而家庭的和睦、夫妻的相互理解和支持,是孕妇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重要条件。另外,孕妇自身也应进行心理调节,以平常心对待这些变化,保持平和、开朗、活泼的良好心理状态。
3.更年期要保持心平气和。女性更年期容易出现焦虑、情绪波动、失眠、多疑、易疲劳、多愁善感等情况,对各种细微的躯体疾患和精神刺激比较敏感。更年期女性大部分是单位的中流砥柱,人际关系复杂,与同事发生冲突时容易使矛盾激化,造成自身心理障碍。
更年期女性要保持健康、平和的情绪,正确对待和认识外界变化及自身变化,并积极适应;积极改善与他人的关系,重视夫妻之间的情感交流,做事量力而行。
(来源: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