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药以安为先。一碗米、一粒药,其质量安全不仅关乎百姓的身体健康,还是增强百姓安全感、幸福感的基本要求。
3月5日,记者从许昌市市场监管局召开的2021年度全市市场监督管理工作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2020年,我市按照“四个最严”要求,持续提升食药质量监管水平,食品药品安全风险防控有力、有效,守住了不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底线,多项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禹州市、长葛市、鄢陵县、襄城县、魏都区、建安区获评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国家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获评省级食品安全达标县(市、区)。
成绩属于过去。2021年,我市将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综合治理,强化药品安全全过程监管,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2020年,我市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抓手,持续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规范提升工程,实施食品生产企业“透明车间”建设,推进食品经营单位“6S”标准化建设,并在学校食堂大力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食品原料快检+食品安全责任险”的监管新模式,使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管理能力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
我市以疫情防控为中心,开展各类食品药品专项整治行动,做到集中发力、“对症下药”,共检查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42879家次,检查各类“两品一械”生产、经营、使用单位4803家次,对发现的隐患、问题进行了及时整改和立案调查;积极组织开展“周二查餐厅”“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活动,得到了省市场监管局的表扬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为持续提升质量监管水平,我市围绕包括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在内的多个重点领域和重点商品,共抽检24000余批次,其中食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
通过采取生活必需品价格干预公示,加强冷链食品常态化监管,我市市场监管领域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另外,我市帮助许昌正德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取得医用口罩、防护服的生产资质,极大地缓解了疫情防控物资的紧缺局面。
2021年,我市将以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为抓手,持续加强食品安全综合治理,做好验收准备工作。
我市将针对群众关心、担心的问题,加大抽检监测和监管执法力度,强化食品安全执法,坚持重典治乱,严惩违法行为;深化“食品安全示范街”创建,以餐饮经营单位为试点,持续扩大“周二查餐厅”活动的影响力、覆盖面;经常组织开展“问检于民 你点我检”食品抽检、快检活动,确保完成市本级共计8000批次的食品抽检工作,确保完成食品经营安全监督检查全覆盖目标,确保食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
为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我市将深化农村集体聚餐提升行动、学校食堂“4D管理模式”工作、“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规范提升工程、食品企业法人集中述职制度和“6S”标准化建设推广行动。
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我市还将探索引入拥有丰富食品安全管理和服务技术经验的第三方机构,全方位实现食品安全监管精准、高效,夯实食品安全基础。
在药品安全方面,我市将综合运用多种手段,督促医药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强化药品安全全过程监管。
我市将突出抓好疫苗监管,确保疫苗质量安全、有效;持续抓好疫情防控相关器械质量监管,深化血液制品、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儿童特殊用途化妆品等高风险品种监管,统筹推进特殊药品、国家集中采购药品等重点产品专项检查。
通过加强对集采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等重点产品的监管,我市将加大网络销售“两品一械”监管力度,健全不良反应(事件)监测体系,建立药品安全隐患排查长效机制,推进职业化、专业化药品检查员队伍制度体系建设,实现医疗器械监管全覆盖。
我市将深入开展“网剑”专项行动,加强广告监测,对药品、保健食品等领域虚假违法广告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违法营销行为。
另外,疫情防控工作依然不容懈怠。我市将认真落实疫情防控工作安排,坚决守稳、筑牢疫情防控市场监管防线,做好进口冷链食品监管、价格监管、疫苗监管、疫情防控物资质量安全监管和内部防控等工作,坚决杜绝一切疫情风险,为全市人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