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新
3月23日,市七届人大七次会议开幕。市人大常委会向全市人民交上了过去一年的“成绩单”,6000多字篇幅的常委会工作报告,高度凝练地总结了市人大常委会履职一年的工作,明确了2021年的工作目标任务。
回顾2020,硕果累累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扣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强化“四个机关”建设,不断提升依法履职水平,全年召开常委会会议9次、主任会议15次,制定地方性法规2部,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20项,作出重大事项决议决定7个,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59人次,为建设“智造之都、宜居之城”贡献了人大智慧和人大力量。特别是市人大常委会“四大机关”建设展现出了新成效、新突破、新作为、新形象。
【关键词】
政治机关建设
强化思想理论武装。着力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解把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每月开展一次集中学习研讨活动,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推动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突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及时跟进,统筹谋划,制定落实方案,出台制度办法,强化调研督办,确保党的各项决策部署在人大系统落实落地。
注重发挥党组作用。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履行党组职责任务,有力推动了人大机关党建工作向纵深发展。推动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市委交办的开发区“二次创业”、“四个一百”专项行动、郑许一体化、脱贫攻坚、六个新兴产业专班等主要任务。强化政治担当,发挥制度优势,着力抓好党的决策向群众意愿的转化,为全市克难攻坚、奋发向上、干事创业凝聚了强大合力。
【关键词】
工作机关建设
强化立法引领。制定出台《许昌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条例》《许昌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对新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及时发布文本,加强宣传解读,推动贯彻落实,《许昌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获得众多媒体点赞和社会公众称道。
提升监督实效。全面落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重大要求。增设财政经济、城乡融合发展两个专门委员会。紧紧围绕计划、预算、郑许市域铁路、脱贫攻坚、“四水同治”、黄河鲲鹏产业发展等重要议题,强监督、重支持、优服务,合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依法决定重大事项。先后就“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以及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作出相关决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落实《中共许昌市委关于制定许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决议。
维护良好政治生态。依法行使好选举权和任免权,2020年共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59人次,进行宪法宣誓90人次,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的绝对忠诚和对人民的高度负责,持续巩固了全市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关键词】
代表机关建设
紧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努力建设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这一重大目标,不断强化服务代表意识,着力激发代表履职热情,持续提升代表履职能力。
认真落实主任、副主任接待代表日制度,班子成员坚持走访全国、省、市部分人大代表,听建议、解难题、强保障。以建设“五星级”代表联络站为抓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集中观摩,推动建成基层代表联络站310个,市级领导以人大代表身份带头进站开展活动,示范效应不断放大。更加注重代表建议、意见办理,不断创新督办形式,对部分承办局委开展测评座谈,提出整改意见,办理质量实现新的提升。
围绕疫情防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乡村振兴,先后向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发出倡议,广大代表积极响应,带头推进企业项目复产复工,带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带头帮扶困难群众,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关键词】
模范机关建设
坚持以党的建设高质量为统领,持续强化党的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党建工作制度,机关党委、机关各支部顺利完成换届,党建工作实现新的提升。
不断强化“学习型”机关建设,着力打造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主阵地,积极构建“人大机关学堂”和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双层级”学习制度体系,市人大常委会班子成员带头授课,定期不定期举办主题讲座,机关学习风气日益浓厚。成功创建省级文明(标兵)单位,建立健全精神文明创建常态化工作机制。
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开展以案促改,全力支持市委对人大机关党组开展常规巡察,突出抓好问题整改,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工作机制,廉政勤政意识不断提升。
展望2021,期待满满
2021年,市人大常委会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设,厚植制度优势,强化责任担当,依法履职尽责,为完成常委会全年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作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
持续加快立法进度
制定出台《许昌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许昌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为“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扎实开展《许昌市居民住宅区消防安全管理条例》《许昌市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管理条例》《许昌市三国文化保护发展条例》立法调研,有序推进立法计划落实。
健全立法评估、立法工作协商等制度,完善地方性法规表决通过后新闻发布制度,加强地方性法规的宣传报道。
对《许昌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许昌市中心城区河湖水系保护条例》集中开展执法检查,促进立法质量整体提升。
【关键词】
持续厚植制度优势
围绕“打造六个高地”,实现“八个走在前列”的战略目标,全力服务助推“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设,围绕市委交办的开发区“二次创业”、“四个一百”专项行动、郑许一体化、六个新兴产业专班等方面,持续发力,合力推进,确保完成各项任务。
围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郑许市域铁路建设运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疫情防控常态化、就业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刑事执行检察、减刑假释等方面选取监督议题,精准有效监督,抓好贯彻落实。
围绕实施“十四五”规划纲要,在创新驱动发展、产业立市强市、枢纽经济、推进乡村振兴、推动绿色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等领域开展深度谋划,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切实把市委“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设的决策部署体现到人大工作创新实践之中,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推加力。
【关键词】
持续巩固良好政治生态
健全人大与“一府一委两院”的沟通协调机制,及时讨论决定重大事项议题。对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作出的关于落实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设、散煤治理、未成年人法治教育、“七五”普法、城乡融合发展、无废城市建设等决议决定落实情况,集中开展一次“回头看”。
重点围绕市人大常委会作出的关于全面落实《中共许昌市委关于制定许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决议,持续监督、持续发力、持续推进。
持续抓好《许昌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实施方案》《许昌市人大常委会任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任前法律知识测试办法》的贯彻落实,不断强化被任命人员的法治意识、责任意识、公仆意识。
【关键词】
持续提升代表履职水平
进一步加强闭会期间同人大代表的联系,切实为代表依法履职提供条件,搞好服务。持续深化“五星级”代表联络站建设,以先进基层党支部、村委会为阵地,推进代表联络站向基层延伸,打通代表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认真总结代表小组活动的经验做法,围绕重大民生问题开展专题视察调研。对本届人大代表履职情况进行系统总结评价,为各级代表依法履职尽责提供有效支撑。持续推进代表网上履职平台建设,努力为代表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创造良好条件。
新征程、新担当、新作为,2021年,市人大常委会将努力担当作为,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始终坚持依法行使职权、始终坚持提升自身能力,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同全市人民一道开拓进取、奋勇拼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为建设更高水平、更有魅力的“智造之都、宜居之城”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