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历史节点,回看许昌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不禁令人振奋:全市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5岁,全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3.61%,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提升;全市医疗卫生机构3700多个,床位接近2.4万张,市级以上重点(特色)专科达到45个,卫生资源总量稳定增长;免费向全市城乡居民提供14大类55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8%,结核病、手足口病等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取消公立医院药品耗材加成,有效减轻群众看病负担;率先在全国实施60周岁以上独生子女及特殊家庭父母住院护理扶助制度;电子健康卡应用、城企联动普惠养老等被列入国家试点;健康扶贫“12345”行动计划和兜底精神障碍患者救治工作成为全省先进经验和典型……
“卫生健康事业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办好这件事就是为人民谋利、为百姓造福。我们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着力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点、堵点问题,卫生健康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4月7日,许昌市卫健委副主任靳喜民对记者说。
周密部署 做好疫情防控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市在“第一时间”成立卫健系统疫情防控指挥部,确定6家定点医院和8家后备医院,遴选98名专家组成市级医疗救治专家组,组建了237人的精干医护团队和近千人的防控队伍。
从出现首个确诊病例,我市用23天时间就实现了本地确诊病例“零新增”,又用10天时间实现了本地确诊病例“清零”。同时,我市组建医疗队驰援湖北武汉,用20多天时间成功救治389名患者,为打赢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贡献了“许昌力量”。
疫情防控常态化后,我市及时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作为工作重心,突出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单位,加强冷链食品核酸检测,有序做好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加快核酸检测实验室能力建设、县级医疗机构传染病区改造和基层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发热诊室建设,实现了核酸检测能力县级全覆盖。
精准施策 夯实健康扶贫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做好健康扶贫工作,对脱贫攻坚意义重大。近年来,我市聚焦“基本医疗有保障”,开展突出问题“清零行动”,如期实现了“三个100%和两个90%”目标,全市4.6万因病致贫人口全部脱贫。
我市持续落实30种大病专项救治、家庭医生签约、先诊疗后付费等“规定动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了“应签尽签”,贫困人口大病救治实现了“应治尽治”,行政村标准化村卫生室和合格村医实现了全覆盖,贫困人口累计享受“先诊疗后付费”政策2.7万人次,免除住院押金1.05亿元,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9.94%。我市还持续推进百医包百村、免费提供药品等“自选动作”,开展结对帮扶淅川县“支医”工作,实施精神障碍患者兜底保障行动,全市511名兜底精神障碍患者实现“应兜尽兜”。
改革创新 提升服务能力
自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我市紧紧围绕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释放最大“健康红利”,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让群众享受到更加安全、有效、方便的医疗卫生服务。
我市全面铺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巩固提升取消药品耗材加成成果,4个县(市)医共体已全部挂牌运行,基本药物在基层、二级和三级医院的使用比例均优于或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持续提升。
立足于让群众“重症不出市、大病不出县、常见病不出乡、小病不出村”,我市全面加强市、县、乡、村四级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加快推进市级四所公立医院建设,持续提升医学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选取口腔、神经、癌症等3个专业创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启动豫沪合作远程医疗中心、特色肿瘤诊疗中心和精准医学实验中心建设;基本完成县(市)人民医院提质升级,实现了县级人民医院“二甲”全覆盖;全面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积极推进村卫生室产权公有化建设,717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实现产权公有化。
同时,我市多措并举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快推动中医事业与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县级中医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深入推进基层中医药工作,88%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7%的乡镇卫生院设置了规范的中医馆,87%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
普惠民生 办好民生实事
悠悠民生,健康最大。近年来,我市认真践行“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理念,在高标准落实省定民生实事的同时,每年将2到3件卫生健康工作列入市定民生实事。“十三五”以来,我市累计投入25.6亿元,在全市构建了“三圈两网”。
自2016年起,我市连续3年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列入市定民生实事,按照“每个街道办事处或3到10万居民设置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标准,建设“城市社区15分钟健康圈”。2017年,我市以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两个致死率、致残率较高的病种为切入点,建设“中心城区半小时、市域范围2小时急危重症急救圈”。2019年,我市遴选建设34家中医医养结合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中医预防、保健、康复、护理、养老等服务,打造“健康养生养老圈”。2018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实施计划生育家庭住院护理扶助制度,为60周岁及以上独生子女家庭父母、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父母购买商业保险,构建“计划生育家庭住院照料保障网”。自2018年起,我市连续3年将提升妇幼保障能力列入市定民生实事,构建“母婴安全保障网”。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许昌市卫健委将扬帆再起航,续写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