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健康许昌

父母的陪伴 是安放孩子灵魂的“家”

杜贵平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张炜华

“没有人把目光放在我身上,我感觉自己就像一缕空气”“我感觉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也寻找不到生存的意义。”……一个16岁的小姑娘在就诊时,这样对许昌市建安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杜贵平描述她的内心。“听到她的话,我的心都是疼的。”4月23日,杜贵平对记者说,父母陪伴的缺失让一个本应多彩的生命失去了光华,这个小姑娘患上了抑郁症。

原来,这个小姑娘是一名高二学生。她是家里的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她小时候,父母因为想要个男孩儿,家里经济也困难,就将她寄养在外祖父家。几年后,有了弟弟,家里条件也有了好转,她才回到父母身边。

可能因为不在父母身边长大,她内心总是不安,总想得到父母的关注。一次考试,小姑娘得了双百分,她很高兴地告诉父母,却得到父亲漫不经心的一句:“还不错。”此后,每次她得了双百分,父母的回答都是如此,偶尔一次考了99分,就会被父亲骂。时间久了,她就不再拿考试成绩向父母炫耀了。

或许是有读书的天赋,即使她考个好成绩的愿望不那么强烈,但仍每次名列年级前茅。这造成了她更大的痛苦:别的同学,即使成绩进步一点点,都会被父母一再夸奖,可她已经高二了,父母因为忙,从未参加过她的家长会;给她足够多的钱,却连她在哪个班都不知道。她觉得她是同学中的异类,在班上没有归属感!

放寒假时,看到其他同学的家长帮孩子收拾被褥、物品,她就打了好几个电话,让父母帮她收拾。父亲在她的带领下来到宿舍后,说出了到学校的第一句话:“被褥咋还没捆好?”父亲捆好了被褥,她想帮父亲抬着以减轻父亲的负担,却被父亲瞪了一眼:“去一边儿吧!”

在她找到杜贵平就诊的几个月前,曾多次向父母诉说不想上学、不想看到学校里的人、也不想回家,却不曾得到回应。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她割腕自杀了。失去意识前,她将最后一个电话打给了老师:“我割腕了……”被救醒后,她第一次感到来自父母的牵挂:母亲抱着她号啕大哭,父亲在她床前掩面而泣。“我快要死了,父母才来陪着我,我才被父母看见。”这个孩子这样认为。

“在这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陪伴是严重缺失的。”杜贵平说,她的喜悦无人分享,她的困惑无人应答,她对爱的需求被漠视。于是,在她认为自己生命即将消失的最后,她将电话打给了老师,而非父母。

即使该患者已经出院,杜贵平仍忧心不已:“孩子觉得,是因为她快死了,父母才关注到她。即使已经经过心理治疗,可这样的阴影不会轻易消失。”

杜贵平说,父母的陪伴是安放孩子灵魂的“家”。童年是孩子建立安全感、归属感的重要时期,陪伴缺失的孩子,容易形成内向、孤僻的性格,易缺乏安全感、变得敏感脆弱,还容易体弱、叛逆、适应能力差等。

没有回应的“假装在陪伴”其实比缺席更严重,因为父母的行为告诉孩子:即使我们在一起,你太无关紧要了,以至于我可以分心去考虑其他事情。

“陪伴,就是带着耳朵和嘴巴,陪在孩子身边,成为孩子的伴儿。”杜贵平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