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时事·广告

对红色文化教育的几点思考

许昌市第十二中学 吴占伟

红色文化是革命精神的结晶和表现。在新时代中小学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当前,红色文化教育存的不足,一是认识不足。红色文化教育重在革命精神传承,不能等同于思想道德教育。一些人片面地认为,思想道德教育就是开展了红色文化教育。二是时间不足。在中高考的“指挥棒”下,学校专门安排红色文化教育的时间较少。三是内容不足。用于中小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教科书性辅导材料较少,红色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得不多。四是方法不足。教学方法单一,大多仅限于阅读背诵历史知识,只知其故事不能领悟其精神。

究其原因,以升学为目的的功利思想绑架了学校、家长和学生,导致在加强红色文化教育上存在“不敢”、“不会”、“不想”等问题。一是“不敢”。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学生,都被升学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不敢把太多时间用在非升学考试内容上。二是“不会”。红色文化教育师资力量不足,很少有老师接受过系统性的专业培训,存在无人教、教不好的问题。红色课程一般都由老师兼职讲授,教学方式单一,授课时间少、内容少。三是“不想”。当前,红色文化教育内容在学校考核指标体系中所占分量非常小,甚至没有,导致学校动力不足。

在新时代,学校红色文化教育亟须加强。一是显性文化“看得见”。校园里可增设红色革命人物雕塑,将红色文化融入校园宣传阵地;将红色革命精神、革命口号制作成标语,融入教室文化建设;开设红色文化“学习园地”等,使红色文化在校园里看得见。二是精神文化“感得到”。学校可通过清明节、建党节、建军节等,组织开展看红色电影、听讲座、社会实践等活动;在新生入学教育中融入红色文化;在校训、校歌、校风中注入红色精神等。三是制度文化“行得通”。通过建立红色文化融入校园相关制度,学校各部门权责分明、协调运作,共同做好红色文化融入中学德育教育工作;制定考评制度,加强学校红色文化教育。

学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新时代育人使命,要在具体实践中创新形式,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

(本文系作者“统编教材视野下的红色经典阅读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