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付家宝) 受近日特大暴雨影响,鄢陵县部分村庄被淹,受灾群众被连夜转移到安置点。目前,转移后的受灾群众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身体情况如何?7月22日,记者来到鄢陵县受灾群众安置点——鄢陵县外国语中学进行探访。
“大娘,您如果想休息,我带您到宿舍;如果身体不舒服,‘第一时间’告诉志愿者。”当日,在鄢陵县外国语中学餐厅,该安置点负责人王彦涛一边详细了解群众情况,一边为群众分发矿泉水等物品。
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餐厅宽敞整洁,工作人员详细登记群众基本情况,为群众分发各类生活物品。餐厅角落整齐地摆放着矿泉水、方便面等物品。为了让群众吃上热饭,后厨正在做晚饭,有馒头、粥、炖菜等。
在学校门口,不时有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前来捐赠物品。捐赠的大都是矿泉水、方便面、八宝粥等,许多人捐赠衣服、被子等物。工作人员对捐赠物品逐一登记。不少捐赠者将东西留下后,没有留下自己的姓名就离开了。
为切实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安置点有由卫生部门、民政部门、疾控部门、公安部门等组成的保障服务队。疾控部门的工作人员定时对宿舍、广场等处进行消杀。
为了安抚群众情绪,餐厅有电视,音乐老师、戏曲老师教群众唱戏、跳舞。群众情绪稳定。
“接到安置群众的任务后,我们学校立即腾出餐厅、教室、宿舍作为安置群众的临时住所。从7月21日下午开始,鄢陵县彭店镇、马坊镇13个村子的430多名受灾群众陆续被转移到该安置点。安置的群众中年龄最大的84岁,最小的还不到1岁。”王彦涛说。
暴雨肆虐,难抵人间真情,一个个临时安置点里,志愿者们用贴心的服务驱散暴雨带来的阴霾。
据了解,截至7月22日12时,鄢陵县共有4500多名干部职工奋战在双洎河防汛救灾一线。鄢陵县公安局出动人员1532人次,转移群众4.7万人。经初步核查,鄢陵县受灾面积达4.2万亩,妥善安置群众5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