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健康许昌

“德尔塔”来势汹汹 专家有话要说——

接种疫苗有用吗?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本报记者 马晓非

最近,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杀了个“回马枪”,南京、张家界、郑州等地再次出现本地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河南省疾控中心通过与近期境外输入病例毒株进行比对分析发现,本次郑州出现的疫情主要是由新冠病毒“德尔塔”毒株引起的,与缅甸流行毒株高度同源。

那么,“德尔塔”到底是什么毒株?为什么此次疫情来势凶猛?接种疫苗还有用吗?生活中该如何防范?8月3日,记者就此采访了我市著名感染性疾病专家、许昌市中心医院副院长王坤铎。

“‘德尔塔’毒株是新冠病毒的变异株,最早于2020年10月在印度被发现,目前正在成为很多国家的主要流行毒株。”王坤铎告诉记者。

病毒可分为DNA病毒、RNA病毒等。新冠病毒属于RNA病毒,而RNA病毒的一个特点就是遗传信息没有纠错机制,容易变异,艾滋病病毒、流感病毒、丙肝病毒等都属于RNA病毒。

从一定程度上讲,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与致病微生物斗争的历史。面对人们的各种防控压力,病毒为了繁衍生息而产生变异,变得更诡异,有时更凶险,人类则再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防控。在不断的斗争中,双方逐渐达到“和平共处”的状态。

作为新冠病毒的变异毒株,“德尔塔”来势汹汹,它的传播甚至改变了人们以往对密切接触者的定义。针对“德尔塔”毒株,有与确诊病例在同一空间、同一单位、同一建筑,发病前4天在一起等情况的人,都算是密切接触者。

“德尔塔”毒株究竟有多“凶”?王坤铎告诉记者,第一,传播速度快。第二,病毒载量大。研究发现,其呼吸道病毒载量是原始毒株感染者的1260倍。第三,发生重症的概率大。第四,病毒在体内的清除时间长。原始毒株在体内的清除时间为7到9天,“德尔塔”毒株则为13到15天。

除此之外,感染“德尔塔”毒株后,临床症状与以往也有不同,很多没有发热症状,最重要的就是无症状感染者比以前多。这无疑增加了防控难度。

“虽然‘德尔塔’毒株的传播能力明显增强,但它的传播方式并没有发生变化。这意味着,以往不扎堆、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的个人防护方法仍然有效。”王坤铎对记者说,“预防传染病,主要的方法就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只要做好了其中一项,就能有效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做好个人防护就是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

1.不扎堆。尽量少出门,少聚餐聚会,少走亲访友,非必要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

2.戴口罩。外出时佩戴口罩,在人员密集场所和室内密闭公共空间更要戴口罩。佩戴口罩前应洗手,分清口罩的正、反面,保持深色面朝外、金属条鼻夹在上。口罩要覆盖口、鼻、下颌,金属条鼻夹要紧贴鼻梁,使口罩与面部紧密贴合,关键是全部遮盖口鼻处。

3.勤洗手。尤其是外出返家后、护理患者后、咳嗽或打喷嚏后、清理垃圾后、接触快递和公共设施后,要洗手或进行手消毒。洗手要用流动水,并使用香皂、洗手液等清洁用品。

4.多通风。室内要多通风,上午和下午至少各通风半个小时。

“由于‘德尔塔’传染力强,尤其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要直接用手触摸公共场所的公共器具,如电梯按钮、门把手、栏杆、公共汽车把手等。如果触摸后,千万不要用手触摸口、鼻、眼睛等,应尽快在流动水下洗手或使用消毒剂消毒。”王坤铎建议,乘坐电梯时,可以用纸巾或牙签按电梯按钮,用完后将其扔至垃圾桶。

近期国内疫情中,有接种疫苗后仍然感染的情况出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疫苗失去了保护作用。无论是实验室结果还是现实中的第一手资料,都表明目前我们的国产疫苗对“德尔塔”毒株还是有效的。任何一款疫苗都不能100%预防感染,但目前各种变异毒株仍然在现有疫苗可控范围之内。而且,疫苗对重症的防护效力尤其明显,接种过疫苗的人很少会发展为重症。

当然,接种疫苗后,个人防护也不能放松,要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保护作用。

王坤铎提醒,一旦出现发热、咳嗽、咽痛、乏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切勿自行治疗,应及时佩戴口罩就近前往发热门诊或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和排查,并如实告知个人旅居史、活动史和接触史,就诊途中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