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披一层薄凉在身上,盛夏的光焰渐渐熄灭,金色的火种被果实收藏。季节的轮回多么迅速,立秋刚过,转眼又是处暑。
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节气带给我的诸多往事和回味,总让我对季节异常敏感。对于处暑,我却处在懵懂和忽略之中,甚至不能很轻易地将“处”和“去”“止”联系在一起。
其实,处暑过后,在北方,天地之间最大的变化就是暑热渐退,秋意渐浓,气候渐凉。尤其是北方的原野,且不说那一棵棵茁壮成长的玉米葱葱郁郁,一望无际,单田埂上随处可见的朵朵雏菊、几枝秋英,以及草野上散淡的露珠,都在向世人诉说着一份丰收在望、秋日静好的尘世美图。
处暑时,除了地里的玉米、大豆、芝麻、花生等农作物顶着日头依然不停歇地疯长之外,其他杂草和碎木等都会停止生长,一点点显露出萎蘼之态。人们抛却久积的浮躁与戾气,尽力与自然和谐如一。首先是农人们挂起锄头,静心等待田禾的成熟。他们有背操双手在村前村后闲逛的,也有徜徉在田野纵横的阡陌之间呼吸新鲜气息的,兴致来了,还可以放开嗓子,于天地之间,庄稼之间,草木之间,吼几声河南豫剧《朝阳沟》选段,这番闲适自在,自然是快节奏的城里人不能比的。
最喜处暑过后的夜晚。白日里,尽管有“秋老虎”狰狞,但夜晚的乡村一片清凉和静谧。晚风吹过,几日前缠裹在乡下炽热的暑气正于黑暗处悄无声息地溜走,蝉的盛会和聒噪也降下帷幕,空气中有玉米、大豆、芝麻、花生还有青草以及炊烟的味道四处弥漫。倒是那蛐蛐儿和纺织娘,窸窸窣窣,喁喁低语,似戏剧中的旦角在娓娓低诉。听久了,一种心绪,像露水,像烟尘,在无边的夜色中,一层比一层浓,给寂静的乡村平添了几分神韵和诗意。
下班后行走在护城河畔,见那里的荷花花事将尽,几株晚开的荷花像孕育着满腹的心事,在秋风的吹拂下显得分外艳丽。一簇簇、一蓬蓬的莲子硕果累累,摇曳多姿。呵,原来,这处暑过后,该是莲子采摘的最好季节。秋日的阳光和云朵,像闲适的散客,荡来荡去,护城河畔的小路两旁,不知名的秋花一丛丛地开着,车前子的花梗歪歪斜斜伸向风里,野蔓子在岸边纵情游走,蟋蟀抖开褐色的触须,一只绿翅纺织娘飞过草丛……
这庸常的日子就是时光的真谛。我们总是说,时间在哪里?时间就蕴藏在一个个节气里。我真是这样认为的,就像我始终不曾忘记过,这一个个节气分明就是开在父辈们衣襟上的一朵朵小花,细碎圆满,朴素醇香。如同这个处暑过后,一段似烈焰般的酷夏很快结束,而另一段丰盈沉静的凉秋注定开始,一些果实会被采摘和贮藏,一些种子再次飘落泥土,世间万象温和安妥,如同莲子,清宁洁净,滑向季节的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