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今日魏都

大同社区

社区“微服务”给群众送幸福

本报记者 张铮

社区文艺志愿者为群众送节目。

最好的舞台在群众身边。9月24日,魏都区南关街道办事处大同社区为居民组织了文艺演出,让居民的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

“哇!好厉害!”舞台上社区文艺志愿者亮出绝活儿,台下的观众不禁连连发出惊叹声。为了将最好的节目带给大家,大同社区的文艺志愿者们组织了歌曲、舞蹈等节目,尤其是合唱《我和我的祖国》引起了全场共鸣,现场居民也跟着唱起来,为即将到来的祖国生日献礼。

另外,大同社区的工作人员还设置了服务台,为社区居民送服务、送健康、送幸福。

其实,大同社区经常组织类似的活动。这也是该社区发挥党员各自岗位优势、定期送“微服务”的缩影。

为了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精准服务,大同社区党支部通过上门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深入调研,广泛收集群众需求,精准定位服务项目,努力实现服务与需求的对接,真正做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我们积极探索共驻共建新模式,牵手辖区共驻共建单位,组织动员共建单位广泛参与社区各类活动,使辖区资源和力量深度融合,拧成服务居民群众的‘一股绳’。”大同社区党支部书记宋改清说,他们还联合共建单位许昌市环卫处到大同街小学家属院、建行家属院开展“清洁家园”志愿服务活动。

针对顺河居民楼、诚信家属院居民反映无监控、车辆丢失等问题,大同社区联合共驻共建单位许昌市统计局,按照群众点单、党支部派单、党员接单的服务模式,为辖区内的车站家属院、顺河居民楼、诚信家属院等安装监控设备7处,切实解决辖区群众财产安全问题,惠及群众536人。

一直以来,老旧庭院“飞线充电、停车难”等问题都是管理的难题。为扎实做好群众身边小事,大同社区逐户征集居民意见后,联系充电桩公司,主动作为,快速行动,实现辖区庭院免费安装充电桩全覆盖,切实解决居民群众的烦心事,做好群众身边的“守护者”。

大同社区还结合“四点半课堂”,开设向日葵公益辅导班,每晚由志愿者辅导孩子做功课,解决了孩子放学后无处去的难题。目前,该辅导班已安置12个孩子。

为实现红色基因代代传,大同社区党支部联合老年读书社党支部开展“新老党员话初心,薪火相传砥砺行”活动,老党员以自身的经历和感悟,启发年轻党员提高党性修养,传承党的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让年轻一代党员充分地感受红色年代的艰苦朴素和拼搏干劲,让红色精神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

一件件细微的事,实实在在提升了辖区居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大同社区在门口显著位置安装“党史学习教育意见箱”,实现收集群众需求“24小时在线”,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