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平安许昌·广告

代办公租房有“门路”? 27人中“套路”被骗97.2万元!

本报讯(记者 李小娟 通讯员 宋帆)公租房是政府面向住房困难且符合相关条件的家庭提供的社会保障性住房。如果有人称自己有关系、有“门路”能代办公租房,你信不?有人信了,结果上当受骗!11月24日,记者从魏都区人民法院获悉,此案已宣判。

王某,现年34岁,家住魏都区,无业,2008年曾因犯盗窃罪获刑10个月。2019年8月起,王某开始冒充住建部门工作人员,谎称自己“上面有人”,有关系、有“门路”申请到公租房,利用被害人贪图便宜心理进行诈骗。截至2020年9月,王某以代办公租房为名义,先后诈骗27人,诈骗数额共计97.2万元。这些钱全部被李某挥霍。2020年11月,王某因涉嫌诈骗被公安机关抓获。

魏都区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王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综合被告人的犯罪情节、悔罪认罪表现等,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该法院依法判处被告人王某有期徒刑12年6个月,并处罚金10万元,责令其退还各被害人经济损失。

“生活中,大家以为的有‘门路’,有时就是骗子精心布置的‘套路’。公租房的申请、审核、配租有着严格程序,按照有关政策公开、公平、公正进行。大家申请公租房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切勿轻信各种关系、‘门路’能拿到所谓的‘内部指标’,如遇可疑人员收取费用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此案承办法官张荣胜提醒广大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