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季的到来,很多肺部问题开始显现。有人认为,冬季慢性咳嗽、咳痰只是感冒、支气管炎,殊不知这很可能是慢阻肺找上门了。到底什么是慢阻肺?慢阻肺有哪些症状和表现呢?被确诊为慢阻肺后有哪些治疗手段?12月21日,记者采访了许昌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科负责人王辉。
王辉告诉记者,慢阻肺全称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它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疾病,主要是由于吸烟等原因引起气道狭窄或肺气肿等结构改变,导致呼吸气流受阻,感到呼吸费力或透不上气,常伴有咳嗽、咳痰等不适。人们常说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就属于这个范畴。
随着时间的推移,慢阻肺呈慢性进展的趋势,并可能造成肺功能的持续下降,最终导致肺心病、呼吸衰竭,引发多种并发症。但因为慢阻肺患者没有明显的不适,因此很少就医,当有症状就医时,往往已出现气道狭窄,治疗效果不好。
王辉说,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非常重要。肺功能检查是无创检查,也是慢阻肺诊断、划分严重程度分级的“金标准”。40岁以上人群,如果存在以下高危因素的,应尽早到医院进行肺功能检查:长期吸烟或吸二手烟、长期接触粉尘及有害气体、先天性肺发育不良、有儿童期反复呼吸系统感染史、有慢阻肺家族史等。
目前,慢阻肺没有特效药,但是慢阻肺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通过积极的自我管理,可以让疾病得到很好的控制,更好地提高患者的长期生活质量。
戒烟。吸烟是导致慢阻肺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治疗慢阻肺,不去除病因,单凭药物治疗难以取得良好疗效。因此,阻止慢阻肺发生和进展的关键措施就是戒烟。
减少室内空气污染。避免在通风不良的空间燃烧生物燃料,如烧柴做饭、在室内生炉火取暖、被动吸烟等。
防治呼吸道感染。感染是影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秋冬季节注射流感疫苗和肺炎链球菌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降低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发生率。
加强锻炼。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锻炼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爬楼梯、爬山、打太极拳、跳舞等。
呼吸功能锻炼。治疗慢阻肺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目标是保持良好的肺功能。只有保持良好的肺功能,才能使患者有较好的活动能力和良好的生活质量。因此,呼吸功能锻炼非常重要。患者可通过做呼吸瑜伽、呼吸操、深慢腹式阻力呼吸功能锻炼、唱歌、吹口哨、吹笛子等进行肺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