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真抓实干开新局 人社服务更出彩

——市人社局2022年工作展望

本报记者 胡晨 通讯员 王灿

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85万人以上,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亿元,开展各类职业培训12万人次,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49.9万人……这组振奋人心的数字,是市人社局2022年的工作目标。

2月17日,市人社局召开年度工作会议,部署全年工作任务。如何实现目标?“坚持紧贴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紧贴企业和群众需求,‘突出三项重点,实施三项工程,开展六大专项行动’,持续转作风、强素质、树形象,推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市人社局局长申占伟掷地有声地说。

蓝图已经绘就,奋斗正当其时。站在2022年崭新的起点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市人社系统党员干部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交出不负人民的答卷。

突出“三项重点”

服务发展有贡献

就业、社保、人才是人社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抓好“三项重点”工作,市人社局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

——坚持就业优先,稳住民生基本盘。全市人社系统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85万人以上,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13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0.38万人,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2.2万人,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坚持创新引领,厚植人才发展优势。全市人社系统全年开展各类职业培训12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9万人,其中培养高技能人才3万人;认定高层次人才150人,培养中级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才2600人;建设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8人。

——强化社会保障,兜牢民生底线。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2.25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49.9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达到34.11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6.7万人,累计发放社会保障卡达到466.56万张。

实施“三项工程”

夯实基础有作为

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是打造创新生态的迫切需要,是提升产业能级的重要支撑,是推进共同富裕的有效抓手。

我市人社部门作为“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程的牵头单位,将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主要领导精心部署、全力推动,举全系统之力,全力以赴推进工作开展,确保“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在许昌高质量推进、高水平完成。我市将加强力量调配,成立工作专班,实行周调度、月通报、月点评制度,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围绕重点行业和重点群体开展“十大技能提升行动”,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培养培训、评价激励、就业支持、技能竞赛、信息管理全链条工作体系;立足许昌特色,重点打造许昌电气装备制造、建安区发制品和制衣、鄢陵县花木和康养、禹州市钧瓷和中药材等技能培训品牌,力争打造1个省级人力资源品牌,打造3至5个市级技能品牌。此外,市人社局还将积极筹备举办许昌市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引领全市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强能的效果。到2025年,全市完成60万人次职业技能培训、45万人取得相应证书,全市持证人员总量达到130万人,占从业人员的60%以上。

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业优先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在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提升工程上,我市将紧抓机遇,趁势而上,出台全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积极建设许昌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力争今年建成运行,2年争创省级人力资源产业园,3年争创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5年规范培育重点人力资源服务业企业150家,促进全市人力资源服务业年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助力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工程是方便群众生活的有效载体。目前,我市已开通社保卡应用133项,其中人社部门应用102项、惠民惠农财政补贴31项,已在人社业务、就医购药、待遇领取等方面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下一步,我市将积极打造以社保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新模式,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政务、民生、公共、征信、普惠金融等服务,实现线上与线下业务办理“流程通”、拓展其他民生保障领域“民生通”、探索各类政务服务用卡“政务通”,到2025年基本实现全市居民服务“一卡通”,为市民提供全面、便捷、高效的政务和生活服务。

开展“六大专项行动”

工作质效有提升

人社工作千头万绪,点多面广,任务繁重。为了把工作抓实、抓细、抓具体,市人社局将以“六大专项行动”为抓手,推动工作质量、效率实现新提升。

——开展服务企业专项行动。该局将全面落实全市“万人助企联乡帮村”活动工作要求,积极开展政策对接、用工对接等活动,统筹推进援企稳岗、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持续落实降低社保费率及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培训补贴等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市、县公共服务平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及时为企业发布实时有效的岗位信息,加强用工供需信息对接,破解企业招工难、留人难、用人难问题。

——开展稳就业、促创业专项行动。该局将持续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基层成长计划以及“三支一扶”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确保2022年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在90%以上;积极争创省级返乡创业示范园区和示范项目,创新农民工就业服务方式,拓宽就地就近就业渠道;拓展人社帮扶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渠道,进一步开发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加快推进“互联网+就业创业”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全域网络覆盖工程建设,推动公共就业服务精准化、便捷化;建立就业监测分析机制,随时掌握全市就业底数和现状,加强就业形势分析研判,及时提出应对措施和办法,助推城乡劳动者持续稳定增收。

——开展社保惠民专项行动。该局将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攻坚行动,持续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及务工农民、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参保工作,推动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稳步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做好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调整等工作;深入推进社银一体化网点建设工作,建成投用60家服务网点,实现市、县全覆盖;在社保卡合作银行新增100个申领社保卡服务窗口,在全市范围内设置16台自助申领社保卡一体机,切实方便群众办事。

——开展人才创新引领专项行动。市人社局将落实“许昌英才计划”,积极参加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开展常态化招才引智;结合“万人助企联乡帮村”活动,全年组织4次专家赴基层单位服务活动;推进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培训各领域专业技术人才6万人以上;做好事业单位改革各项准备,启动县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工作,落实晋升人员职级待遇;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实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

——开展推进和谐劳动关系专项行动。该局将全面落实落细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实名制管理、专用账户、总包代发等长效制度,实现住建、交通、水利等领域在建工程项目全覆盖;健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加大欠薪案件查处力度,保持对恶意欠薪行为的高压态势;继续开展千户企业“和谐同行”培育行动,聚焦新时代劳动关系领域新特点新变化,创新治理方式,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推广使用“互联网+调解”平台,推进数字仲裁庭、智能仲裁院建设,实现仲裁当期结案率90%以上,调解成功率60%以上。

——开展人社便民服务提升专项行动。该局将采取数据共享、部门内部资料互通等方式,清理精简各种证明、申请材料,240个服务事项在规定办理时限基础上提速50%以上;深入推行网上办、指尖办,探索无感智办模式,实现由“最多跑一次”向“一次不用跑”转变;持续开展人社系统窗口单位岗位练兵比武和“文明服务我出彩、群众满意在窗口”活动,在窗口单位推行服务态度优、服务技能优、服务效率优、服务举止优、服务环境优“五优”文明服务,树立人社服务品牌形象。

思路清则方向明。“为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下一步,我们将以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明确工作方向,拉高工作标杆,建立健全制度,确保每项工作干有目标、干出成效。”申占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