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春秋楼

“三八”节的鲜花

□宋东涛

转眼又要到“三八”节,按照惯例,自己动手做礼物送给两位母亲。我一边计划着,一边回忆第一次送花的情景。

那是前年“三八”节。一大早,我和孩子去花市买来康乃馨、香水百合、满天星、几张粉紫色的包装纸,回家一起做花束。我们把一枝香水百合握在手中,用19枝康乃馨围住百合,呈球形,剪齐花枝的根部。再用皮筋将花束扎起来固定好,3张彩纸分别从根部、左右将花束包起来,将洁白的满天星点缀在花间。孩子给花束的底部加水,并拿出做手工的彩带扎上漂亮的蝴蝶结。哇!粉嫩粉嫩的花束做好了。望着手中娇艳动人的花束,孩子眼里都是惊喜。

这是我和孩子商量好的,“三八”节我们动手做礼物,送给孩子的外婆、奶奶。

中午,安排两边父母一起吃饭。说实话,以前从未有过这样的想法。通常都是很随意,想不起来就算了。从未去刻意庆祝这些小节日,而两边的父母早已习惯我们的忙碌,也不觉得不妥。直至前几天,孩子突然问我:“妈妈,过几天是三八妇女节,外婆、奶奶是不是都要过节呀?”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是呀。小节日嘛,打个电话呗!”“妈妈,我有个提议,能不能把奶奶、外婆接到一起过节?”我愣住了,孩子热切的目光迎着发呆的我,我随即连连点头。那一刻我有些恍惚,是孩子长大了,还是生活将自己变得粗糙了?记得未成家前,我是一个粘人的“小棉袄”,所有女人的节日都会提前为母亲操持。可是我自打成为母亲之后,忽略了自己的母亲,更别说婆婆。

“外婆,祝您节日快乐!”孩子高声问候,母亲笑盈盈地迎上前接住那把粉嫩的花束,亲昵地拥着外孙,满脸欢喜。“妈,节日快乐!”我在母亲耳边低语。母亲小声道:“只要你们好,天天都是节日。”母亲离我远,我在城北,她在城南,本不打算过来,但听说是约好婆婆一起吃饭,一早收拾好坚持自己坐车来。

“奶奶,祝您节日快乐!”婆婆在接到孩子递来的花时,眼里隐隐地闪着光。婆婆是乡下人,自从我生孩子之后,就留在城里生活。孩子上学后,我们分开住,平日我忙也很少去她那边。许是被这一团绚丽的色彩温暖了双眼,婆婆手捧着花,一脸温柔。我连忙凑上前,送上衷心的祝福。

我和先生结婚以来,孩子都这么大了,两边老人还没怎么一起吃过饭。

席间,两位母亲开心地交谈着,话题都是围绕着我们这个小家,鲜有谈到自己。望着眼前的两位母亲,是那么的不同,又是那样的相同。不同的是生活环境和人生经历,相同的是在岁月里一起渐渐老去,以及祝福我们的美好心愿。一位是抚育我的母亲,一位是哺育先生的婆婆;一位是尽心尽力帮助我们的母亲,一位是随时解决后顾之忧的婆婆。

她们都老了,身姿不再挺拔,眼神失去了光华……我有些哽咽,向母亲和婆婆深深鞠了一躬——妈,节日快乐!

两位母亲,在鲜花的映衬下脸上微微泛着红光,那一刻,人比花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