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健康许昌

许昌市中心血站文峰献血屋组长刘艳:坚守,不让爱心血液断流

刘艳

□本报记者 张炜华 文/图

血液是生命的源泉。多年来,她奋战一线,负责全血、机采血小板的捐献宣传、人员招募、采集等工作;血液紧缺时,她化身应急献血者,用爱心和热血挽救垂危的生命……她就是许昌市中心血站文峰献血屋组长刘艳。

从事血液采集工作近10年,刘艳已献血15次6000毫升,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银奖。她带领的文峰献血屋采血班组被评为全国表现突出采血班组。

刘艳清晰地记得,她第一次踏进文峰献血屋工作时的一幕:一位衣服上布满泥点的农民工正在填写献血表。这位农民工笑着说,他的献血日期到了,在工地干完活儿就匆匆赶来了。他朴素的穿着和献血时真诚的笑容让刘艳深受触动。

“那位农民工让我知道,奉献爱心是不分职业、不分贫富的。我们对他们只能满怀敬意,热情服务。”刘艳说。

每年春节前后都是采血的低谷期。今年春节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市采供血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越是特殊时期,越要迎难而上。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刘艳带领采血班组加班加点,不断加大献血志愿者招募力度。电话里一遍遍解释临床需求、一声声表达感谢,一天下来,她嗓子沙哑了,但看到志愿者纷纷赶来献血,她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由于机采血小板只有5天有效期,主要适用于急危重症患者,需求急且无规律性,只能根据临床需求进行预约采集。今年春节期间,为满足机采血小板临床需求,刘艳放下家中的两个孩子,和同事们坚守采血岗位,有效满足了春节期间临床用血需求。

在采血岗位工作,一位位献血者无私奉献的鲜活事迹,也感染着她和同事们踏上了无偿献血的光荣之路。截至目前,32岁的刘艳已献血15次6000毫升。

“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今后在身体和年龄允许的条件下,争取献血100次,帮助更多的人。”刘艳微笑着说,希望更多的人撸袖献血,让“生命之河”长流不息,让一个个垂危的生命重新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