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理论

建设“四个机关” 打造人大工作“升级版”

□申健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自身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成为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机关、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权力机关、全面担负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

今年是县乡人大换届之年,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立足人大“四个机关”建设新的职能定位,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对加强人大常委会自身建设、推动地方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要坚持党的领导,打造过硬的政治机关。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要求和最大优势,也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保证和关键所在。做好地方人大工作,必须牢牢把握人大工作“方向标”,始终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永葆鲜明的政治本色,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与贯彻落实各级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贯通起来,坚定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将党委的决策部署及时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始终做到与党委工作同频共振、同向同步,着力打造讲忠诚、有信念的政治机关。

要厚植为民情怀,打造过硬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制度载体。我们要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力和自由。要坚持好、完善好、发展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准确把握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工作要求,更好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忧所盼,围绕群众所急所思所盼征集群众意见和建议,推动各项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的共同意志、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力、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以生动实践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时代内涵。要以今年县乡人大换届选举为契机,进一步优化人大代表结构,民主选举产生人大代表,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到人大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民民主制度,拓宽民主渠道,更好体现人民当家做主,展现人大为民履职、为民谋利、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着力打造讲法治、有担当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要紧扣中心大局,打造过硬的工作机关。对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面担负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要求,地方人大常委会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确保党委决策部署到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人大职能作用就发挥到哪里。要聚焦党委关注的焦点、政府推进的重点、群众关心的热点,围绕“两个确保”“十大战略”,紧盯“产业兴区、创新强区、富民安区”建设,以前瞻的眼光、创新的思维、务实的举措,研究好谋划好今后的工作任务,找准履职切入点、着力点,充分发挥人大监督职能及人大代表作用,全力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同时,结合“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着力打造讲实干、有作为的工作机关,为确保实现魏都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的智慧和力量。

要激发代表活力,打造过硬的代表机关。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体,人大工作的活力、动力、潜力也在代表。做好地方人大工作,丰富和拓展人大工作的实践特色、时代特色,必须把服务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作为基础性工作,切实提升代表的履职能力,调动代表履职热情,引导代表投身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之中。要切实把好人大代表的政治关、素质关、结构关,真正体现人大代表的先进性、代表性、广泛性。第一时间举办新任人大代表培训班,提升代表履职能力,激发代表履职活力,帮助新当选代表尽快熟悉工作、发挥作用。根据新形势、新要求修订完善代表工作制度,编印成册,指导代表规范化开展工作。发挥履职优秀代表的示范引领作用,发挥基层代表联络站点作用;经常组织开展人大代表联络站点观摩,相互学习借鉴,推动站点建设提档升级。要在办好代表建议上下功夫,针对代表反映的民生问题,加大督办力度,及时向政府职能部门交办人大代表建议,定期跟进办理进度,推动事关民生建议得到及时解决,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充分发挥代表作用,让代表积极投身重点任务一线,当好党委中心工作的宣传员、监督员、战斗员,以实际行动践行人大代表的初心和使命,着力打造讲宗旨、有情怀的代表机关,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作者系魏都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