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党员干部能力作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正在开展的“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国政协主席汪洋针对人民政协能力作风建设强调,“形势越复杂、任务越艰巨,越需要人民政协更好地把作风之实和履职之能结合起来”。
作为市政协机关党员干部,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力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深刻理解作风之实和履职之能,全面加强能力作风建设,对推动人民政协工作提质增效,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深刻理解和砥砺作风之实
作风之实不是抽象的、空洞的口号,而是具有具体的丰富内涵,主要包括善于学习、履职为民、发扬民主、实事求是、担当奉献等方面。
善于学习是提高站位、拓展知识、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是干好各项工作的基础。作风之实首先要做到学风之实,既要重视集体学习又要重视自我提升,既要重视线下学习又要重视线上学习,既要聚焦“专”字注重业务学习又要突出“红”字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努力把自己打造成又红又专的政协工作者。
作风问题的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要时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在政协工作中践行党的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聚焦改善民生福祉遴选协商议题,推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
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要贯彻我党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做好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和广泛凝聚共识的工作。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根本观点和根本要求,是作风之实的核心要义。要扎扎实实组织调查研究,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促使建言资政有用、凝聚共识有效。
担当奉献是作风之实的应有之义。要深刻认识到解难题破困局是担当奉献,默默无闻地做好日常工作同样是担当奉献,做到得意时不忘形、一如既往干好工作,失意时不消极、奋进有为,彰显共产党员的本色。
二、深刻理解和提升履职之能
履职之能是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等能力的综合集成。增强履职之能是系统性的而不是零碎的,是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需要突出加强政治能力,统筹持续提升。
人民政协是政治组织,政协机关是政治机关,政治能力是政协机关党员干部必备的各项能力之首,提高政治能力是政协机关党员干部增强履职之能的首要任务。要着眼于自身整体素质的提升,抓牢提升政治能力这一关键,并引领自身各项能力全面加强。提高政治能力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对政协工作的要求落实下去,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智慧力量凝聚起来。
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政协机关党员干部要立足人民政协性质定位,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突出政协特色,着力提高合作共事能力、加强思想政治引领能力、广泛凝聚共识能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凝众识、汇众智、聚合力。
三、辩证思考和全面加强能力作风
作风之实和履职之能相互促进赋能,不能割裂开来、孤立对待,重在“四个坚持”,自觉、全面、持久、切实加强能力作风建设。
坚持整体思维。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推动自身综合素养不断增强。不重视作风建设,比如慵懒散浮、坐等靠要,何谈能力提升?单方面强调作风建设,不重视能力提升,工作起来往往力不从心。
坚持问题导向。经常对照党的理论、党章党规党纪、初心使命和党中央部署要求,比较模范人物先进事迹,客观检视自身“短板”和弱项,逐项分析、逐条整改,统筹补齐加强。
坚持发展理念。深刻认识到能力作风建设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不断研究新形势、新要求,自觉做到加强能力作风建设常态化,确保与时俱进的本领和活力。
坚持严以律己。“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能力作风建设必须高标准、严要求,稍一放松,往往会导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需要自警自励、慎独慎微,自我加压、常抓不懈,始终保持过硬的能力作风。
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十分必要、正当其时、意义重大。作为政协机关党员干部,应抓住这一大锤炼、大提升的珍贵机遇,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力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躬身入局,挺膺负责,勇于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过硬的能力作风,奋力书写人民政协事业新篇章。
(作者系市政协提案委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