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炜华
本轮疫情在我国呈现点多、面广的特点,主要流行株是奥密克戎变异株。3月15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以下简称九版诊疗方案)公布。九版诊疗方案有哪些变化?面对此轮疫情我们该如何做好预防?3月20日,记者采访了许昌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景钊。
诊疗方案的修订
并不意味着防控政策的放松
李景钊告诉记者,九版诊疗方案的以下几个变化需要特别关注。
在病例发现方面,在原来的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基础上,增加了抗原检测,从而便于发现早期患者,提高对患者的早期识别能力。
对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对病例采取分类收治的方式,更加突出科学精准。对普通型、重型及有高风险因素的患者集中收治到定点医院救治,对轻型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采取隔离管理。
修改了出院标准,由原来的核酸检测CT值≥40改为核酸检测CT值≥35。
出院后的解除隔离政策有了调整。患者解除隔离或出院后,居家进行7天的健康检测。
既然九版诊疗方案明确了对病例实施分类收治、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那么是不是意味着防控政策有所放松呢?对此,李景钊表示:“九版诊疗方案是根据目前我国的疫情形势及病毒的变异特点作出的调整,体现了我国抗疫政策的科学化和精准化,并不意味着我国防控政策的放松,我们要始终如一地做好各项抗疫工作。”
轻型病例不再收入定点医院,而是采取集中隔离管理的措施,不等于放任不管。现在奥密克戎是主要流行株,在流行病学上,可能传播更隐秘、传播力更强,造成短期内出现大量感染者。但是在临床上,感染者的症状相对较轻,是不需要住院的。九版诊疗方案进一步完善病例分类收治措施,明确“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能够对轻症患者进行分流,可以避免在感染者增多时出现医疗资源挤兑,也能减少医疗成本消耗。
对不需要住院又有传染性的感染者,把他们集中起来,由医护人员进行医学观察。这样既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也有利于控制病毒传播。
该如何面对此轮疫情
本轮疫情主要的流行株是奥密克戎变异株。与以前的几种毒株相比,奥密克戎有明显不一样的特点:传播能力更强,大概是德尔塔毒株的10倍;潜伏期更短,基本是5天到7天;临床症状不典型;重症率较低,重症患者相对少;死亡率较低。
“虽然重症率低、死亡率低,但我们依然丝毫不能放松警惕。”李景钊说,第一是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很大,如果造成爆发流行会出现庞大的感染人群;第二是因为奥密克戎导致高危人群的死亡率并不低,如老年人、有基础疾病患者、部分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一些肥胖的患者等。
针对奥密克戎的特点,李景钊提醒市民,非必要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随身携带口罩,并正确地佩戴口罩;勤洗手,洗手时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揉搓不少于20秒;勤通风,保持环境清洁,经常开窗通风;排队、付款、交谈、参观时,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
此外,针对此轮疫情,市民还要做好以下几点:
尽量避免与外地回许人员,尤其是境外回许人员长时间密切接触,特别是没有防护措施的接触。
出现感冒症状,如低烧、咳嗽、咽痛、流涕时,不要固执地认为自己就是普通感冒,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漏诊。
做好人、物同防。国内多地疫情的发生,都与接触物品表面的病毒有关,如进口的冷链食品或快递等。研究表明,奥密克戎毒株可能比其他毒株在物品表面存活的时间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