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就业创业

让农民工“薪”安

——聚焦我市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

本报记者 胡晨 通讯员 杨公铭

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和重要政治任务,全面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在源头预防、案件查处和违法惩戒3个方面狠下功夫,治欠保支制度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去年,全市受理国家欠薪线索反映平台案件2194起、省欠薪线索反映平台案件356起,办结率均为100%,欠薪案件实现动态清零。

6月27日,省政府国资委一级巡视员杜伟率省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组莅临我市,通过听取情况汇报、核验书面资料、抽查用人单位、随机走访农民工等方式,全面了解我市2021年度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进展情况,并给予充分肯定。

为解决农民工的忧“薪”之事,进一步加强对治理欠薪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市成立了高规格的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了由人社、住建、财政、公安、宣传等治理欠薪主要成员部门参加的市治理欠薪工作专班,通过召开会议、定期通报、督导考核等方式,层层压实工作责任,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市治理欠薪工作专班每半个月召开1次工作例会,研究解决矛盾问题,部署下步工作;坚持定期通报制度,将5项治理欠薪长效制度指标、5项欠薪案件办理指标进行赋权评分,每周通报综合评分结果;坚持末位报告制度,对月通报中治理欠薪长效制度落实,国家、省欠薪线索反映平台案件办理综合评分排名倒数的县(市、区),要求其提交整改报告……根治欠薪,健全长效机制是关键。为推动治理欠薪工作常态化开展,市治理欠薪工作专班进一步建立完善了相关工作机制。

如何才能规范农民工工资支付行为?市人社局研究出台了《关于防范化解农民工工资支付风险的若干措施》,针对当前治理欠薪工作中存在的工程建设市场秩序混乱,违法发包、转包、分包、挂靠等问题,从“全面规范工程建设市场秩序、全面落实工资支付保障制度、严格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督管理、依法处置欠薪案件及突发事件、健全完善协同推进考评机制、压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责任”6个方面提出了20条措施,着力形成制度完备、责任落实、监管有力的综合治理格局,使我市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得到根本遏制。

在实际工作中,市人社局把工程建设领域制度规范作为工作重点,先后下发《关于在工程建设领域进一步明确和规范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相关制度规定的通知》和《关于对在建工程项目治理欠薪制度落实进行规范并开展调研督导的通知》,对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各项制度规定进行明确和规范,并组织人员到各县(市、区)督促指导治理欠薪制度落实;狠抓信息化在线监管,持续推动“河南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系统”推广应用,实现工程项目实名制管理及用工考勤、工资发放等工作线上监管。目前,我市线上监管在建工程项目161个(含停工),实名制管理4.5万人,累计考勤218.9万人次,通过专户代发工资16.89亿元,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缴纳率100%,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开通率、银行代发率均在98%以上。

此外,该局还抽调人员组成联合执法检查组,以招用农民工较多的工程建设领域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等行业为重点,突出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受贸易摩擦及疫情影响等企业,扎实开展日常巡查,及时发现企业用工中存在的问题,对可能出现的欠薪苗头做到“早发现、早解决”,力争把矛盾、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2021年,全市共检查各类用人单位1619家,涉及劳动者7.45万人,补签劳动合同1100份,有效预防了欠薪问题的发生。

一旦发生欠薪怎么办?市人社局给出的答案是,分类施策、跟踪督办、限期整改,对拒不整改的依法依规从重处罚!对建筑工程类案件,实行“双向督办”,由市治欠办对各县(市、区)进行指导督办,由住建、交通运输、水利等行业主管部门从行业角度进行指导督办;对国家、省欠薪线索反映平台案件,实行办理情况周通报,推动欠薪案件快办快结;对重、难点欠薪案件,建立包案领导制度,制定《欠薪案件包案县级领导工作规范》,对包案工作要求、工作内容、工作方法等提出指导性规范,逐案指定县级领导包案,组建工作专班,实行多部门联合办案,做到问题不解决不销账;对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配合,做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高效衔接,依法从重打击恶意欠薪行为。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根治欠薪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落实《关于防范化解农民工工资支付风险的若干措施》为抓手,加大工程建设领域治理欠薪工作力度,确保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有效维护,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市人社局局长申占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