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春秋楼

“小许昌”里的“大三国”

——《许昌三国文化遗存摄影集》序

这是研究者苦苦探寻的结果,也是当今摄影艺术家与三国文化遗存一次次心灵碰撞的结果。正是艺术家的苦苦等待、捕捉瞬间、精选角度,才有了静候1800多年的许昌三国文化遗存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展现。

光与影的组合,传统与现代的相遇,由读者评判。我从研究角度谈谈对许昌三国文化遗存的浅见,如有舛讹,敬请方家归正。

三国文化遗存,特指遍布全国地上三国文化遗存物,不包括馆藏文物。它既是三国文化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物质载体。经十数年探寻调研,截至目前,共发现许昌三国文化遗存49处,遗名20处。这些内涵丰富的“三国意象”,形态丰富,涵盖了国家公布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与石刻、其他五大类。具体来说,它有遗址、河流、大殿,有皇陵、墓冢、碑刻,有祠、庙、寺,有台、池、馆,有树、处、石,有坑、亭、关……不一而足。

许昌三国文化遗存内涵丰富。

曹魏文化与关公文化并存。这非常明显地反映出曹操与关羽在许昌的特殊交集。前者,历史上颇受争议;后者,儒、释、道三教皆崇。可以说,许昌,是曹操与关羽的人生交集点,也是曹魏文化与关公文化的天然联系点,二者互补,相得益彰。

汉魏遗存并存且规格高。第一,汉皇帝、皇室遗存。“汉魏许都故城遗址”的唯一遗存“毓秀台”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先生誉为“中国现存的最早的‘天坛’”。还有愍帝陵、伏皇后墓、董贵妃墓等,都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第二,曹操家庙遗存。“魏文帝庙”即曹操营建的家庙,为曹氏家族在许昌唯一的精神寄托。第三,东汉旧臣遗存。王允墓、郄虑墓、伏完墓、马腾墓等遗存,都在无声地诉说久挥不去、激荡风云的三国硝烟。第四,曹魏文臣武将遗存。“五子良将”中的徐晃和张辽、“白地将军”夏侯渊等的墓葬,均描绘着曹魏剿灭“不臣”、统一北方的恢宏画卷。

特立独行的关公遗存。许昌关帝庙,三点“异样”引人注目:第一,“尊关不贬曹”。“许昌关帝庙”,关、曹同祀,独树一帜于天下关庙。第二,“文武同祀”。许昌文庙(含春秋楼),把“文圣”孔子和“武圣”关羽同院共享香火盛宴。第三,“白胡关帝庙”。天下关庙,尽是黑、长胡美髯公,唯独许昌,竟存白胡子关帝庙。

此外,许昌还有“另面三国”遗存。譬如传说三国高僧朱士行首建的“龙泉寺”,说明在“风云三国”,还有心无旁骛、舍身取法者。

许昌三国文化遗存分布呈“片区卫星”状。我们暂且把它分为五个片区,每个片区以一个“中心遗存”为主——它至少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围绕“中心遗存”,方圆两公里左右,分布着至少五个“卫星遗存”。如果加上周边诸多与三国相关的村庄(名),则形成名副其实的“众星拱月”景观。

(一)“汉魏许都故城遗址”(含毓秀台)片区。以国保单位“汉魏许都故城遗址”为中心,周围有毓秀台、愍帝陵、徐晃墓、郄虑墓、伏完墓、张公祠等遗存,还有张潘镇、城角徐、板凳张等众多与三国有关的村名。

(二)许昌市区片区。以国保单位“许昌春秋楼”为中心,周围有曹丞相府、许昌关帝庙、董贵妃墓、王允墓、德星亭、八柏冢、曹操运粮河等遗存。

(三)“受禅台”片区。以国保单位“受禅台”(属漯河市)为中心,周围有“三绝碑”(属漯河市)、伏皇后墓、刘庄歇马店、徐庶母墓等遗存,还有冢刘村等与三国有关的村名。

(四)“练兵台”片区。以省保单位“练兵台”为中心,周围有铁底铜帮运粮河、城上村、台王村等与三国有关的村名,还有郭嘉墓、杨修墓等遗名,传说“曹冲称象处”等。

(五)“议事台”片区。以省保单位“议事台”为中心,周围有议台、马栏、前营、后营、郭营、观台等与三国有关的村名。

片区卫星状分布为“三国游”线路设计和连片开发带来便利。

同时,在符合三国文化内涵前提下,我确定三国文化遗存标准:

1.遗存、名字、时代相符的,收录;2.无遗存,仅有名字,收录《许昌三国文化遗名录》;3.无遗存但有碑刻,在原址上新建或复建,如灵泉寺、演乐寺等,收录;4.无遗存,被认定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如德星亭、曹丞相府等,新建也收录;5.无遗存、无碑刻,单以三国文化之名新建,如曹魏古城、鹿鸣湖等不收录。

权作序。

□黄青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