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发展是要实现资源更优配置”
本报记者 高伟山
“自2003年提出中原城市群概念以来,郑州和周边城市虽然要走向一体化发展,但不可能同步推进,一定是有先有后、有轻有重。”省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原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耿明斋认为。他曾大力倡导“郑汴一体化”、建设中原城市群核心区,在他看来,推进郑许一体化发展中,许昌要立足优势、放大优势、凸显优势,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许昌要选准着点力,形成有层次的发展体系。”耿明斋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推进。
加强规划设计。在规划层面,许昌要想明白、说明白,把许昌的发展方向、功能定位、空间格局、对接需求等,与上级有关部门沟通到位,通过规划设计明确许昌在郑州大都市区体系中的科学功能定位。
完善基础设施。加快郑州与许昌间城际铁路、快速通道等的建设,实现区域间随上随下式的交通服务,加强通道周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完善产业布局。许昌的先进制造业发展要围绕建设万亿级产业集聚目标,与郑州加强对接融合,科学差别定位,完善产业布局。
彰显生态优势。在大都市区范围内科学定位、合理设计、加强对接,突出彰显生态这一许昌的比较优势。
加强制度对接层面的研究。加强政策研究、敢于实践探索,着力扫除多年来区域之间医疗、养老、就业、住房等领域形成的制度篱笆,推动郑许在郑州大都市区建设进程中率先真正实现区域融合发展。
在耿明斋看来,在推进郑许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必须吸取其他地方的教训,避免“摊大饼式”对接。
“合理的区域发展结构,应是在一个特定范围内进行清晰的功能布局、到位的规划控制,在功能区之间形成相应间隔。”耿明斋认为,特别是在郑许之间的较大区域内,更要分出层次、规划先行:郑州中心城区作为大都市区的核心区,专注于承担高端、区域性的服务功能,其他功能由周边融合发展的城市来承担;第二个层次的都市区核心区城市,承担各自的优势功能;周边较大的县城作为第三个层次,确定自身定位,成为大城市周边的特定功能区,打造科学合理的大都市区发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