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春秋楼

张爱玲赌气

□王吴军

20世纪40年代初期,女作家张爱玲步入文坛。她在上海的一些报刊上发表了自己的作品,很快就才名远扬,备受青睐。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张爱玲这样一个才情不俗的年轻女作家,竟然会因为赌气而得罪了杂志社的老板而遭到讽刺和嘲笑。

张爱玲的成名之作《沉香屑》最早发表于上海的《紫罗兰》杂志。由于这篇作品别具一格,文字优美,而且目次极其别致地称为“第一炉香”“第二炉香”,含义丰富,耐人寻味;描写角度与众不同,艺术感觉精细独特,文笔流畅雅致。《沉香屑》发表之后,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兴趣,让刚刚步入文坛的张爱玲兴奋不已,灵感如泉水涌动,一口气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大受读者的欢迎。

很快,张爱玲这个名字就家喻户晓,红透了上海,传遍了中国的文艺界。傅雷在他的《论张爱玲的小说》中说,当时,张爱玲成了“文艺园里探出头来的奇花异草”。现在看来,这评价也非过誉之词。

当时,许多报刊的编辑都很欣赏张爱玲,都希望她能为自己编辑的报刊写稿。比如,作家柯灵当时正在编辑中央书店出版的《万象》杂志,他就对张爱玲的创作风格和才华十分赏识,好几次邀请她为《万象》杂志写稿。张爱玲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女作家,她在《传奇》再版的《序言》中说:“出名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所以,她成名之后,就趁热打铁,一鼓作气进行文学创作,接连不断地发表作品。

大概正是这个缘故,她给当时的《万象》杂志写了不少的稿子。当时,平襟亚是中央书店的老板。根据张爱玲的才华和名气,不论是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还是从经济利益来考虑,平襟亚都非常愿意发表张爱玲的作品。可是,具体不知是在什么时候,为了小说《连环套》的稿费问题,张爱玲和平襟亚之间出现了矛盾,最终吵得翻了脸。张爱玲为此而赌气,便停笔不写了。

张爱玲的赌气让《万象》杂志吃不消了。因为,当时《万象》杂志正在按期连载《连环套》这篇小说,张爱玲中途停笔不写,《万象》杂志就无法再连载下去。张爱玲这一举动使平襟亚十分气恼,但是,一时之间又无可奈何,他只好想方设法来弥补此事,同时,也一直寻找着机会来报复张爱玲。

此事过去没有多久,上海有一家杂志社组织了十位作者,共同写作题为《红叶》的集锦小说,平襟亚也是被邀请的十位作者之一。他一直对张爱玲中途停写《连环套》一事耿耿于怀,于是,就利用这次机会借题发挥,发泄对张爱玲的不满。不久,平襟亚就在集锦小说里描述了一对少年夫妇,两个人准备去赴宴会,一看手表,时候尚早,就在园中看看花树。那女的忽发奇想,问老园丁:“这里有没有狐仙?”老园丁回答说:“这里是没有的,而某家园中,每逢月夜,时常出现一妖狐,对月儿焚香拜祷,香焚了一炉,又焚一炉,一炉一炉地焚着,直到最后,竟修炼成功,幻为婵娟美女,出来迷人。”这些描写其实是讽刺张爱玲的小说《沉香屑》的,这也是张爱玲用自己的赌气换来的一次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