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健康许昌

医生是职业,更是一生的事业

——记许昌市人民医院神经外一科主任霍晓锋

霍晓锋坐诊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张炜华

“医生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事业。”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许昌市人民医院神经外一科主任霍晓锋这样对记者说。

技术是治病救人的基本功。作为一份事业,要不断追求技术的进步。“显微与介入是神经外科的两个发展方向。”霍晓锋说,将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通过取长补短,打造神经外科技术的新高地。

一个多月前,许昌市人民医院神经外一科接收了一名40多岁的脑出血患者。在初步检查时,该患者被查出颅内有血肿,且出血部位是非常见部位。根据经验,霍晓锋判断该患者很可能是脑血管畸形导致的脑出血。

脑血管畸形被称为颅内“不定时炸弹”,最常见、最致命的表现是颅内出血。虽然该患者颅内出血量少,但如果仅靠外科手术清除血肿,无法排除血管畸形带来的隐患。于是,霍晓锋当机立断,决定在杂交手术室为其开展手术。

“在杂交手术室,不仅可以进行常规外科手术,还能够直接进行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霍晓锋介绍。在杂交手术室,通过脑血管造影,确定了该患者颅内血肿和畸形脑血管的位置。如果采用传统的开颅血管畸形手术,极易误伤畸形血管周围的正常脑组织。同时,血管畸形残留也可能导致再出血,危及患者生命。这时候,在杂交手术室开展手术的优势便体现出来——霍晓锋和团队为该患者开展了“介入+显微外科”杂交手术,不仅为患者清除了血肿,而且消除了畸形血管可能带来的隐患。

手术非常成功。

可是对霍晓锋来说,成为既会介入治疗、又会外科手术的“两栖”医生,他用了整整17年。

“神经外科医生的培养非常难,很多人可能在前3年连基本的缝合都没机会上手。”霍晓锋说,神经外科常常被认为是在“挑战生命禁区”“在刀尖上舞蹈”,医生要在神经和血管间隙里操作,既要消除疾病,又要保护正常的神经和结构。这不仅要求医生有非常扎实的手术基本功,而且要求医生对大脑的重要结构、解剖层次非常清楚。

“干神经外科时间越长,接触到的疑难、罕见病越多,胆子就越小。”虽然已经成为难得的“两栖”医生,但霍晓锋对疾病的态度越来越谨慎:人不是机器,每个人的机体状态都不一样,有很多未知的“陷阱”。医生再优秀、再谨慎,都很难逾越这个“陷阱”。他也越来越清楚地明白,医学不是万能的,很多时候是万万不能的。

但是霍晓锋并没有因此妥协,他表现出了莫大的勇气与可贵的担当。在给出治疗方案的时候,他不仅给出可能解决疾病的方案,而且明确地告诉患者,各种方案的优劣与可能出现的后果,并为患者建议最有利的方案。这无疑将一部分选择风险主动担在了自己的肩上。

“如果将医生当作一份工作来做,那么我只要不出错就好,没必要主动承担风险。”霍晓锋说,然而,这对于没有医学基础的患者和家属来说,却是不负责的。“将医生当作一份事业,真正付出热情和努力,才能成为患者最希望遇到的好医生。”

将医生当作一份事业,少不了志同道合的团队成员。“我们的团队中,有经验丰富的前辈,有不断追求学科前沿的中坚力量,还有不断打磨成长的年轻一代,我们用感情为团队注入活力和能量,彼此间不断磨合、相互学习。”霍晓锋说,他很感谢老主任柴清喜,交给他的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团队。

“我希望把科室传承好、打造好,让它变得更强大,能够骄傲地交给下一任。”霍晓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