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艾滋病感染低龄化趋势明显,特别是20岁到29岁人群感染者显著增多,而且青年学生病例呈上升趋势。这些学生包括大学生、高中生,也有初中生,他们几乎都是通过性接触感染的,以同性性传播为主。艾滋病正在严重威胁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对于艾滋病,目前还没有有效治愈药物,一旦感染,说什么都晚了。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针对艾滋病性传播,应遵循预防性传播的“ABC”原则,其中,A,即Abstinence禁欲,也就是说,如果人不进行性活动,感染性病、艾滋病的危险就大大降低。青少年过早发生性行为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学会调节性冲动,遵守社会性道德规范,才能避免轻率地卷入危险的性活动,给自己和他人造成危害。B,即Be faithful 忠诚,意思是对不能禁欲的人,要做到与性伙伴相互忠诚。与多人发生性行为是性病、艾滋病传播的重要途径。因为,性活动中接触的人越多,遇到有病的人的危险概率就越大,感染的风险也越大。C,即Condom 安全套,如果无法做到A和B这两点,正确使用安全套也可以减少感染性病、艾滋病的风险。预防性病、艾滋病的“ABC”原则,其中A、B两条原则最保险,但是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两条,所以安全套是给那些把握不了自己的人提供的最后一道保护屏障。
针对艾滋病的血液传播,应避免以下行为:1.远离毒品,避免共用注射器吸毒。吸食海洛因等传统毒品而感染艾滋病病毒,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途径实现的,也就是共用注射针头;而新型毒品(如冰毒、摇头丸、K粉等)滥用行为与艾滋病风险之间的重要关联途径主要是性传播,它能使人体极度兴奋,产生强烈的幻觉,性欲大大增强,极易发生混乱的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这样更容易通过性途径感染和传播艾滋病,所以要坚决抵制毒品诱惑。2.不使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及侵入性器具。3.不与他人共用刮脸刀、牙刷等。4.不在不正规的机构文眉、文身、打耳孔等。
艾滋病感染很大一部分是在“无知”情况下“无畏”行为的结果。希望青少年学生能正确认识艾滋病,及早掌握艾滋病防控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如果发生了高危行为,应检测HIV抗体,尽快明确自身感染状况,如果不幸感染应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以便延缓发病、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青少年学生要及早掌握艾滋病防治知识,避免发生艾滋病高危行为,以更好状态迎接未来。
(市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科吴昊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