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炜华
“医学的发展太快了,治疗的理念也在不断更新,10年前可以合用的药物,10年后发现合用会产生不良反应。”近日,许昌市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医师李金燕在接受采访时说,内分泌代谢科的发展很快,医生要活到老,学到老。
李金燕是家中第一个学医的。学医,对于李金燕来说,是出于做女儿的一片孝心。李金燕小时候,父母身体不太好,她就想,如果能成为一名医生,无论对父母或其他亲人朋友来说,都会有帮助。于是,在报考的时候,她选择了医学专业。
学医后,李金燕才发现当一名医生的过程比想象中辛苦很多。要背诵一部部大部头的医学书,要查阅一份份文献弄懂一个又一个问题,要翻阅一本本专著作参考写论文……那时候,李金燕和同寝室的好友发誓,将来有了孩子,决不让他(她)学医,太苦了!
然而,每过一道坎,就像越过一个山丘,同时也饱含着无尽的收获。到现在,李金燕已经成为一名临床医师近20年了。谈起当初,她不由地笑着说:“如果孩子真的喜欢学医,我还是会支持她的。”因为当一名医生的过程虽苦,但苦得有价值。
李金燕清楚地记得,曾有一名住院患者在做CT检查时,意外发现肾上腺有肿瘤,李金燕受邀参与患者会诊,询问病情时发现该患者有明显的乏力症状,李金燕怀疑患者除了肾上腺肿瘤,还可能患有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李金燕当时提出,要完善患者肾上腺相关激素的检查,以确定患者肾上腺瘤的性质及是否存在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情况,进一步确定是否有必要切除该肿瘤。经检查发现,该患者果然患有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给予口服“氢化可的松片”治疗后,患者的乏力症状很快得到缓解,体力恢复正常,精神状态也大有好转。根据检查结果,李金燕评估,该患者的肾上腺肿瘤为无功能瘤,且肿瘤体积较小,暂时不需要手术,只需要每年定期复查肾上腺CT,动态观察肿瘤大小变化,必要时再进行手术切除。
“内分泌代谢科的很多疾病,都要通过相关激素检测来确诊。”李金燕说,目前,省内医院能检测的项目,在许昌市人民医院几乎都能检测。但在她刚走上临床岗位时,医院很多内分泌激素检测项目还需要外送至省级检测机构。相关检测项目的落地,离不开李金燕不遗余力推动。
2017年,李金燕到上海瑞金医院进修1年。就是这次进修,李金燕见识到、学习到了内分泌代谢科很多罕见病、少见病的知识,不仅开阔了眼界,而且认识到内分泌激素检测的重要性。“以前诊治的,大部分是糖尿病、甲状腺疾病。”李金燕说,进修后,她意识到,垂体瘤、肾上腺瘤等疾病虽少见,但更多时候是因为检测手段跟不上,没有在疾病尚微之时发现。于是进修归来后,她积极与医院检验科的负责人联系、沟通医院自行开展内分泌激素检测项目,在检测项目开展过程中,多次与检验科及本科室同事沟通临床激素检测的相关注意事项,推动了医院内分泌科诊疗水平的提高。
从初入医院时的懵懂到现在的游刃有余,李金燕每一步都走得踏实勤恳。“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现在的治疗手段和药物也越来越多了。”李金燕说,比如糖尿病药物,有口服药,有针剂,有一天两次的、一天一次的,还有一周一次的,有针对肥胖患者的,也有针对一般患者的,药物种类多、可选择性提升,针对性更强、安全性也高。这对患者来说是好事,但同时也对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众多药品中,找出最适合患者的。这不仅要求医生对药物的作用机理、作用特点更清楚,还要对患者的病情特点和饮食习惯更了解。
“患者越信任,医生越努力。”李金燕说,与疾病抗争的路上,需要医生和患者长期、共同的努力,“希望患者病痛早日解除、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