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今日魏都

府后社区:党建引领 铺就群众幸福底色

本报记者 许廷合

春节临近,府后社区为居民义送春联,表达对新春的美好祝福。许廷合 摄

初雪过后,暖阳高照。1月16日,在魏都区西大街道府后社区中原文化小区党群服务中心,老居民韩香社同10余名老街坊围坐一起,一边唠着家常,一边话着发展。这个新建的党群服务中心,已成为她的“心头好”。

在她记忆中,这个小区一度内部管理混乱、矛盾纠纷多。2022年,该小区在府后社区的引导下开始探索“党建+自治”模式,实现了“软件”“硬件”大变样。如今,这个小区虽无物业,却已形成小区党支部、院委会、楼栋长、单院长、党员中心户五级联动治理模式。整个小区整洁清爽,矛盾纠纷有志愿调解员调解,夜里还有巡逻志愿队守护。

“看得见群众需求,解不了群众烦忧”“看得见治理难题,办不了破解实事”一度是基层治理的难点、社区党组织的工作堵点。府后社区党总支书记菅聪聪介绍,按照300户左右就近庭院连片管理的要求,府后社区先后成立了4个小区党支部,形成“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员中心户”三级组织架构体系。得益于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架构和党员力量,小区党支部成为群众“主心骨”,实现了“小区党支部+院委会+红色物业管家”并辔而行。

“小区党支部没有建立之前,很多事情面临组织协调难、群众动员难、共谋共建难等实际问题。现在我们通过建强阵地,为小区党员和居民搭建了一个方便快捷的交流平台,也成为社区汇集小区民声、民情、民意的绿色通道。小区要干什么,居民出主意;怎么干,居民齐参与;干得好不好,居民来评价。”菅聪聪说道。

社会治理的重心在基层,基层治理的重心在居民。“提升社区治理效能,关键要提升居民参与水平。”菅聪聪介绍,该社区面积仅有0.3平方公里,但有常住人口2200人、商户260家,单靠社区5个人来管理远远不够。

坚持社区来“搭台”、居民“唱主角”,府后社区通过深化居民自治,焕发出社区治理新活力。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该社区坚持以党建引领推动基层治理创新,以建设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为契机,持续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机制,欣鑫合唱团、党员先锋队、“五老”志愿者队伍等应运而生,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在守护平安、矛盾调解、疫情防控等工作中帮上了大忙。目前,该社区建立起社区居委会、网格民情议事会、小区楼院议事会三级议事协商机制,常年参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达200余名,托老托幼、家政服务等7大类专业服务实现了社区全覆盖。

群众需求在哪里,基层治理的探索就延伸到哪里。以创新治理为动力,府后社区积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有效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日前,府后社区被确定为第一批全省“双治理”创新实验点。

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社会治理等工作有新期待。“下一步,社区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并以此次入选为新起点,深入推进居民自治与网格化服务管理有效衔接,更快更好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局面。”菅聪聪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