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炜华
“作为一名心血管内科医生,不仅要关注患者的心脏,而且要关注患者的内心,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他们的感受。”2月23日,许昌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一科(以下简称心内一科)副主任医师邹志暖在接受采访时说,一个有温度的医生,能带给患者更多的信念和希望。
一名70多岁、心衰合并慢阻肺的患者,对她非常信任,每次住院点名要邹志暖管床,对她交代的注意事项依从性特别好。“那时候,我刚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邹志暖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年轻的医生,患者的信任给了她很大鼓励,也让她非常感动,以至于十几年后,她依然记得非常清楚。
“现在想想,患者信任我,不是因为我的医术有多了不起,更多是因为我对患者的那份关心。”邹志暖说,心内科的治疗很早就规范化,受过正规培训的医生对于某一确诊病例的处理其实差别不大。但当时的她,有着年轻人特有的热情,就是这份热情让患者有了更好的就医体验,进而患者的依从性也更好。
邹志暖进修时曾随国医大师张磊学习。90多岁的张磊仍然坚持门诊,每次门诊都会提前半个小时到诊室,不看完最后一名患者不下班。“那么大的年龄,那么高的名望,对患者却那么赤诚。”邹志暖的话语中充满着敬佩:“那时候我深受触动,对做一个有温度的医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为患者消除身体上病痛的同时,邹志暖不忘关注患者的内心,同时重视对患者的心理疏导。作为一直扎根在临床一线的心内科医生,她对患者内心的关怀从未缺席。
“心理因素与心脏疾病的关系密不可分。”邹志暖说,一些患者在术后恢复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在面对这些患者时,除了继续药物治疗外,还应该重视患者的心理干预,以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
曾经有一名心梗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后一直处于低血压状态,只能依靠药物维持血压。邹志暖参与会诊后,提出可以用中药为患者调理。在为患者调理的过程中,邹志暖还为患者开展心理疏导。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患者症状缓解,血压恢复到正常水平。
“能让患者依赖你、信任你,看着患者获得新生,这份成就感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邹志暖说,为了对得起这份信任,作为一名医者,唯有以更精湛的医术、更诚挚的心去温暖患者、挽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