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就业创业

招工“先人一步” 抢抓生产先机

许昌开春“抢人”模式仍在持续

本报记者 胡晨 通讯员 胡浩

“普工、技工、市场营销、储备干部,咱们公司都缺。”

“我有技工证,我想应聘技工岗位。”

“月休4天、‘五险一金’、管吃管住,今天面试,明天就能上岗……”

2月28日,市人力资源市场,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女性专场招聘会在火热进行。从农历正月初七开始,我市已连续举办数十场线下招聘会,无论是用工企业还是求职人员,场场爆满。

春节过后是求职、招聘的高峰期。春节假期刚过,许昌的招工工作便“先人一步”,抓住先机开启“抢人大战”。这是开年“第一战”,也是“拼经济”的集结号。

许昌为什么迫不及待“抢人”?中央、省、市自上而下提出今年要全力以赴“拼经济”,突出抓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稳就业是首要目标,进而通过稳增长带动稳就业。可见,稳就业是重中之重的大事,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能有丝毫含糊。

就业稳了,许昌的经济大盘就稳了。今年全市生产总值预期目标为增长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要实现这些目标,关键靠“人”。

如何在战斗中赢得主动、抢占先机?透过“时间线”,我们就能看到许昌打响开年“第一战”的一系列大动作——

春节前,我市人社部门就针对全市2000余家企业逐一进行走访联系,全面摸排企业用工需求;春节期间,利用外出务工人员未返工的黄金时间,采取发送政策短信、印制岗位速递、制作活动视频等方式,持续加大宣传力度,确保招聘信息宣传“全覆盖、无死角”。

1月28日,农历正月初七,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市人力资源市场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森源电气、德通智能、同心传动、三鼎华悦等百余家用工单位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吸引各类求职人员4200余人次进场求职,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500余人次。

2月9日,市人社局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春风送真情,援助暖民心”直播带岗活动持续发力,将直播间“搬”进了许绝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带领求职者近距离领略企业风采,在全省率先开启“入企探岗”新模式。2个小时的“入企探岗”,人气暴涨、气氛活跃,累计观看人次超过9.6万,总点赞数超过1.3万次,总评论数超过1600次,受到了求职者的一致好评。

同时,我市人社部门印制岗位速递2万份,积极组织“就业大篷车”在47个乡镇开展“送岗位下乡”巡回招聘,深入劳动者集中的乡镇、村组,把就业岗位送到劳动者“家门口”。市人社局加大同沿海用工需求较大城市的对接力度,开展了“豫见+浙江”跨区域就业协作活动,引进杭州市富阳区等地14家企业到我市参加跨区域专场招聘会。

此外,禹州市、长葛市、鄢陵县、襄城县、建安区等地同步密集举办各类招聘会,让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互相成就”。企业数量之多、岗位需求之大、行业范围之广……一场场求“才”若渴的招聘会,一方面反映出各级各单位全力“拼经济”的信心、决心,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市企业订单增长、用工需求旺盛。

除密集举办招聘会外,全市人社部门还聚焦“拼经济”采取了“一揽子”措施:健全市、县、乡镇(街道)三级企业用工常态化联系服务制度,围绕企业“用工需求清单”“问题解决清单”“人社政策清单”三个清单,开通了“许昌新春用工保障服务微信群”,24小时应答企业提出的用工需求;全面落实就业见习补贴、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社保补贴、培训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优化涉企事项办理服务,大力推广“直补快办”“免申即享”模式,今年以来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亿元,发放各类补贴1560万元;组织开展“就业访民情”活动,精准摸排返乡人员务工意愿、出行需求、返岗时间,做好节后返岗输送、招聘对接等工作;支持企业组织岗前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今年以来全市共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5486人次,新增技能人才20345人,其中新增高技能人才8373人,提高了职工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

抢先机、开新局,许昌确实“拼”了!“当前,许昌人敢闯、敢拼、敢争先的热情被充分激发。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把稳就业作为重大政治责任,以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全力以赴稳住‘最大民生’,助力许昌在高质量建设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申占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