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日益增多。老年性白内障只能通过手术治疗才能恢复视力,然而仍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对白内障手术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白内障要“熟了”再做手术,以致延误了手术时机。
那么,什么是白内障?引发白内障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白内障是指人眼睛内的晶状体透明度降低或颜色改变所导致的光学质量下降的退行性改变。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以及外伤、中毒、辐射等,都能引起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引发白内障。人的眼睛其实类似于一个生物照相机,眼睛内的晶状体就相当于这个生物照相机的镜头,而我们常说的眼底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如果镜头发生了混浊,自然不能在底片上形成清晰的图像,从而出现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等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老年性白内障。白内障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相当高,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白内障的发病率逐渐提高,80岁以上的老年人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白内障症状,特别是一些患有糖尿病的中老年人,可能会更早患上白内障。目前,白内障还没有有效的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只能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那么,白内障手术什么时候做合适?是不是非要等成熟了才能做?
社会上曾经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观点,就是白内障要等成熟以后才能做手术。其实,就目前来讲,这个观念是一种误区。之所以很多人会有这样错误的认知,是由于几十年前,由于医疗水平和医疗设备的限制,白内障多采用囊内摘除术。囊内摘除术切口及创伤较大,并发症较多,而且术后眼内不植入人工晶状体,需要佩戴较高度数的远视眼镜。所以,那时医生一般建议患者等到白内障成熟以后再进行手术治疗。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白内障囊内摘除术在正常的白内障手术人群中已经被淘汰,目前通常采取的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这种手术切口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并且术中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一般不需要佩戴眼镜即可满足日常的视力要求。而白内障一旦成熟以后再进行手术,会给超声乳化手术带来一定的风险,增加并发症的概率。另外,白内障成熟以后还有继发青光眼的风险,从而给眼睛带来不可逆转的损伤。
因此,中老年人如果出现了视物模糊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如果是白内障引起的视力下降,一般视力低于0.5即可采取手术治疗,以免延误治疗。
(许昌市中心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杨勇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