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增阳 通讯员 苏根长)4月1日,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召开2023年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工作会议。会议贯彻落实全省广电工作会议、全省文物工作会议等会议精神,宣读2022年全市文广旅系统获得重要荣誉通报,总结2022年工作,并对2023年重点工作进行部署。
会议指出,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年。2022年,市文广旅局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发展为主题,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为突破口,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落脚点,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统筹疫情防控和行业发展,服务全市中心大局,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创新、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出新出彩、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亮点纷呈、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恢复增长,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工作取得新进展,文化强市建设取得新突破。
会议强调,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破题之年。要准确把握文化和旅游业稳开高走、加速回暖的总体形势,准确把握文旅文创的深耕细作、深度融合的总体趋势,准确把握文化旅游大有可为、未来可期的总体大势。要抓住三国题材游戏、钧瓷、夏都、灵井“许昌人”、温泉康养等享誉中外的超级IP,联合国内一流团队谋划我市文旅文创建设,推动文化和旅游创新发展。
会议指出,2023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推动文旅文创融合战略走深走实的重要之年。全市文广旅系统各单位要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推进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和建设文化强市的总体部署,推动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向纵深发展。2023年,全市文广旅系统要重点推进五大工程。
品牌塑造工程。围绕塑造“行走许昌·读懂三国”“千年等垕·为钧而来”“长寿之乡·花都鄢陵”三大文旅品牌,重点抓好项目支撑、数字赋能、节会带动、研学提升等4项工作。
休闲康养示范工程。把推进休闲康养基地建设作为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的主要内容,重点抓好鄢陵国际康养旅游示范区、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特色民宿、禹州中医药康养旅游基地等3项建设。
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工程。立足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充分发挥许昌特色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三国文化、神垕钧瓷文化、鄢陵国际康养等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旅游目的地体系,将许昌文化品牌打响擦亮。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许昌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主阵地之一,灵井“许昌人”遗址、瓦店遗址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遗址,瓦店遗址列入“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重点项目。要推动灵井“许昌人”遗址公园、汉魏许都故城遗址公园、瓦店遗址考古发掘保护等3个项目建设。
非遗传承创新工程。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进省级钧瓷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打造老字号品牌、开展“非遗点亮”行动,实现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非遗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助推许昌非遗“厚家底”转化为发展“新引擎”。
会议指出,全市文广旅系统干部职工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激发内生动力、挖掘自身潜力、释放发展活力,创新思维、拓宽思路,抢抓机遇、迅速反应,拿出拼的勇气、闯的劲头、争的意识,振奋精神、自加压力、负重前行,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文化和旅游工作各方面、全过程,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推动我市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和文化强市建设进程中展示良好形象,争做“敢担当、勇负责、善作为”的新时代“文广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