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特别报道

我市发布《许昌市十大产业集群培育计划》,明确产业发展“路线图”——

加快形成一批省内领先、全国知名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本报记者 付家宝

平煤隆基6GW四代PERC高效太阳能电池片项目 本报记者 乔利峰 摄

编者按

近日,我市发布《许昌市十大产业集群培育计划》(以下简称《培育计划》),明确提出,力争“十四五”末,培育形成智能电力装备、再生金属两个两千亿级产业集群,硅碳新材料1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发制品、食品、超硬材料5个500亿级产业集群,人工智能、电梯两个200亿级产业集群,力争创建一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形成一批省内领先、全国知名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培育计划》对全市十大产业集群体系建设作出了明确规划,堪称产业发展的“路线图”。本报特对此进行解读,敬请关注。

智能电力装备、再生金属、硅碳新材料、发制品

巩固提升四大产业集群

《培育计划》提出,我市巩固提升智能电力装备、再生金属、硅碳新材料、发制品4个产业集群优势地位,优化产业生态、拉长产业链条、强化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

智能电力装备产业集群发展方向:以龙头带动、硬软互动、加速配套为着力点,巩固提升特高压、智能电网、充换电等智能电力装备核心产业领先优势,做大做强存量产业,提升本地产业配套能力。聚焦“双碳”战略实施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快新产品研发和新兴产业培育,拓展布局新能源系统服务领域,推动智能电力装备产业向智能化、成套化、国际化、服务化、高端化转型发展,建成具有国内和国际影响力的特色电力装备制造基地。优先布局许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葛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魏都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建安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

再生金属产业集群发展方向:按照“原材料+制成品+精密制品”的产业延链思维,调整优化再生金属品种结构,改造升级再生金属工艺,推动再生金属产业向下游高端领域延伸,大力发展再生金属深加工制品,积极培育现代物流和生产性服务业,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完善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全力打造全国知名的再生金属产业基地。优先布局长葛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经济产业园。

硅碳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方向:深化与平煤集团、隆基绿能、河南省投资集团战略合作,加快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做大做强高端硅材料、高端碳材料、气凝胶材料等三大先进材料,提升集群内企业绿色化、智能化、科技化水平,加快打造千亿级硅碳新材料产业集群。进一步拓展与中科院山西煤化所、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和国内一流高校的战略合作,加快推进煤焦油全流程实验室、原子催化新材料联合实验室、硅材料实验室和气凝胶复合材料中试基地等创新平台建设,全方位服务于硅碳新材料产业发展。优先布局襄城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魏都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

发制品产业集群发展方向:优化调整发制品产业结构,加强化纤发、发套、新型纤维材料、新型绿色助剂等产品和生产工艺研发,推进发制品标准制定和实施,大力发展产品设计、检验检测、节庆会展、电子商务等产业,推动传统营销渠道与跨境电商“双轮驱动”,加速布局“海外仓”,促进产业向高端化、深加工、终端产品迈进,夯实全球发制品产业基地。优先布局建安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国家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禹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魏都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

超硬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人工智能、电梯……

积极培育6个产业集群

《培育计划》提出,积极培育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超硬材料、人工智能、电梯、食品6个产业集群,通过引入龙头企业、培育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集群发展能级。

超硬材料产业集群发展方向:加快引入超硬材料上下游企业,大力发展工业用金刚石、切削刀具、拉丝磨具、精密工具与培育钻石、第三代半导体材料、钻石打磨、首饰加工及销售等,形成涵盖研发、生产、检测、交易的完整产业链条,打造全球超硬材料、培育钻石产业基地。优先布局长葛市超硬材料产业园、禹州市超硬材料产业园。

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方向: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方向,以“两引两提”为路径,大力引进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加快引进汽车电子企业,提升零部件集群规模和优势,完善提升配套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构建一流的汽车产业生态体系,加快建设具有特色优势的新能源及零部件汽车产业基地。优先布局长葛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安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许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禹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魏都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方向:聚焦生物制药、高端化药、现代中药、先进医疗器械等领域,以企业培育、平台建设、项目引进为抓手,推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加速形成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全面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着力打造全国“华夏药都”、国内重要的生物技术药研发和生产基地、国家级医用防护用品生产储备及进出口基地。优先布局国家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安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禹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葛经济技术开发区、鄢陵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魏都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

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发展方向:聚焦人工智能产业链关键环节,加快基础软件技术研发适配,布局硬件生产制造产业,拓展重点领域示范应用场景,培育人工智能领军企业,集聚人工智能领域高端人才,建设一批创新示范平台,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融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打造全国人工智能产业高地。优先布局建安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许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葛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魏都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

电梯产业集群发展方向:以迅速壮大产业规模为中心,发挥电梯自动扶梯核心产业优势,拓展升降机制造领域,培育和引进相关配套零部件产业,提高产品本地配套能力,加强科技创新研发,完善下游销售和售后服务体系,打造中西部地区最大的电梯制造、研发、检测与服务基地。优先布局国家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

食品产业集群发展方向:抢抓全省大力发展预制菜和酸辣粉产业机遇,深入开展食品产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专项行动,大力发展特色食品产业园,培育壮大食品产业集群,强化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进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增强食品产业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打造全省特色食品产业基地。优先布局长葛市、建安区、禹州市、许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东城区。

集聚发展、龙头引领、延链延伸、创新驱动、项目强基……

打造集群竞争新优势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工业兴市、制造业强市”理念,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持续推进产业集群建设,形成了智能电力装备、再生金属、硅碳新材料、发制品、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超硬材料、人工智能、电梯、食品等10个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

据测算,2022年十大产业集群营收总规模约为4300亿元,占全市工业比重为86%。其中,智能电力装备、再生金属产业集群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许昌市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电力装备生产基地、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中西部地区最大的电梯生产基地,长江以北最大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全球最大的人造金刚石生产基地和发制品生产基地,产业基础坚实。

《培育计划》提出,围绕十大产业集群,实施集聚发展、龙头引领、延链延伸、创新驱动、项目强基、优化生态六大行动,推进产业集群清单化、产业链条图谱化、产业培育精细化,打造集群竞争新优势。

我市成立许昌市十大产业集群工作领导小组,分产业制订产业集群培育实施方案,建立产业链群图谱、重大事项、重点提升企业、重点项目、重点招商企业、重点创新平台、支持政策等7个培育清单,加快实现“一集群、一专班、一方案、一基金、一产业联盟、一套支持政策”的工作体系,对《培育计划》的落地做好工作机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