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寻禹·探源

寻禹·探源全媒体系列报道第5期 具茨山篇

具茨山暗藏“导淮图”?

具茨山神秘符号

具茨山“水系”石刻

具茨山上古文明发现者刘俊杰

水利史专家在刘俊杰(右)的陪同下考证“具茨山渠系图”

具茨山生殖崇拜石刻

具茨山

(扫码观看视频)

(扫码观看图文)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陶器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

寻禹·探源全媒体系列报道第5期 具茨山篇

具茨山暗藏“导淮图”?

■本报记者 邓雷 刘俊民 杨红卫/文 吕超峰/图

“具茨山上的上古文明遗迹形式多样,内涵丰富,被称作‘古人类的三峡工程’。有关水利的部分,指向了传说时代的大禹治水。”具茨山上古文明发现者刘俊杰说,“其中的一幅水系图,引起水利史学工作者极大的兴趣。”

7月17日,在刘俊杰的带领下,寻禹·探源全媒体报道组走进禹州北部的具茨山,直面上古时期的治水遗迹。

大禹求取治水之术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山道迂回,报道组一行人来到水系图石刻前。

山间阴晴莫定,此际狂风怒号,日色掩藏,身着单衣的记者直有些瑟瑟发抖。长期在山中奔走的刘俊杰见怪不怪,从车上取出了几件备用衣物,让报道组成员御寒。

石刻位于具茨山巅向阳的一侧,长约一米有余,呈黄褐色,深深的几行刻痕,自上部斜贯而下。其中一条粗线之间,有一个并不规则的圈。

“这几道刻线,在上古水利专家眼里,是一条条上古时期的淮河支流。”刘俊杰说,“具茨山中发现的水系图有很多,但是能与现实地理联系起来的,目前只有这一幅。人们称它为‘九派图’‘大禹导淮图’‘黄淮平原水系图’。”

“20年前,我第一次向水利史学科奠基人姚汉源介绍这幅图,他就说,应该与大禹治水联系起来。”刘俊杰说,“禹州是大禹封地,是夏代最初的国都,理应留下一些遗迹。古书中有大禹来到具茨山,向云华夫人求取治水之术的记录。附近村庄中也有相关传说,可以结合起来探讨。”

明代张居正《神母授图万年永赖颂》载:“按道书《云笈七签》云:云华夫人,居于具茨之山,云楼玉台,碧宫琼阙,灵官侍卫,狮子抱关,天马启图,毒龙电兽,八威备轩。神禹造拜,求治水之术。夫人命侍女凌容华,出丹玉之笈,开上清宝文以授禹。”

距禹州市无梁镇政府不远,有座诸侯山。相传大禹治水之时,常和各路诸侯登上山顶,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商量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天长日久,他在坐过的大石头上,磨出了深深的印痕。大石前面的一条深谷,据说由大禹的汗水冲刷而成,称作“汗沟”。

“大禹治水非神话”

1988年,刘俊杰在具茨山中发现了岩画等上古文明遗迹,数十年来持续进行推介研究,在学术界引起了极大震动。以具茨山岩画为代表的中原岩画,填补了中国岩画学的空白。与黄帝、大禹传说特殊的关联,也让具茨山文化成为海内外持续关注的热点。

经多学科专家研究,一般认为,具茨山岩画等上古遗迹形成于很长的历史时期,产生较晚者距今4000年左右,最早者当在万年以上。

清华大学教授,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李学勤说:“具茨山岩画的意义,不是中国过去发现的上千处岩画所能比拟的,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发现。这个发现关系到了中国远古文明的萌芽、起源和探索,也关系到了中原地区在中国文明起源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早在2004年3月,刘俊杰将具茨山中的水利遗迹介绍到北京,“印证大禹治水非神话”的话题引起强烈反响。在媒体推动下,掀起了具茨山文化研究的热潮。

20多年过去,以具茨山岩画为代表的中原岩画体系,已经获得学界认可;具茨山旅游蔚成规模;具茨山上古文明研究,方兴未艾;具茨山中的治水遗迹,一直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文明探源是严谨的科学问题,不排除合理推导,也不能轻易下结论。比如,山中的这些水利遗迹,是否大禹时代留下来的,还需要深入研究。”刘俊杰说,“禹州是‘大禹之州’,在这里发现河道图谱、石雕水利模型等上古水利遗迹,就有了特殊的意义,至少证明上古时期,人们已经具备丰富的水利工程经验,这是大禹治水的知识基础。”

超越时空的奇石

2008年,中国水利史专家徐海亮来到具茨山考察了水系石刻,并撰长文予以介绍。

他说:“当我走近这块历经沧桑、默默无言的石英砂岩,不禁肃然起敬!它确实与古代黄河以南,伏牛山、嵩箕山以东、淮河以北的豫东平原上的淮北水系形势非常相近。”

对于黄淮地区水系的历史演化变迁,徐海亮已探索了数十年,对古代中国东部的山川地图有清晰的印象:自北向南,以嵩山阳城的“地中”和黄河冲积扇顶点作基准,东南而下,排列着几条大河,还有后代发育变化而成的淮北河流,它们有的源头与黄水有关联,有的则完全由本地山水或涝水积聚形成。

他说:“这些年查阅典籍、资料、文献,进行田野查勘,比照考古研究、文物发现,对淮北地区历史水系的总体印象,今天竟然在一块奇石上,得到超越时空的感应。”

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徐海亮十分关注岩画断代等问题,但在触摸民族文明根脉的一刻,他又难抑诗意畅想:“在传说的洪荒时期,山水遍野、黄淮漫天,完全可能将低地先民,驱赶到最邻近冲积平原和山间谷地的、最能避水逃生的丘陵岗地。具茨山的东、南、北方向,多条山脊缓缓前伸,虚怀宽谷,呈现出宽敞、椅圈般的冲蚀地貌。在山顶四望,典籍里说的‘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治水成功,‘水由地中行’就能心领神会了。”

古人要表达什么

今年春,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一级调研员吴旭路经禹州,考察具茨山中的水利类型岩画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震撼!

在具茨山巅,他看到这样的画面:

有河流跌水,上下相贯,垂直断层,明显系人工凿痕;有山脉把流域水系分开,形象突出;有河流旁接支流;有水道分而复合;有河流绕城池而过;有水道似穿陂塘水泊;有神秘符号位于河图角边,近似现代图例……

“让人瞠目结舌,惊讶而不可名状!”面对形状逼真、走向规律、山川仿真的石刻水系,吴旭说,“5000年前的先民将大石置于山脊,刻石作画,以川为形,以线为符,到底想给后人留下什么信息?是总结?是展示?是告知天地?还是传示于后人?”

对于那块水系石刻,吴旭更是印象深刻:“有一块特别的石刻,明显与古代淮河以北水系有相符之处,对照清杨守敬绘《水经注图》,几乎无异。伏牛山在其左上,与黄河流域分开,重点均在淮域,其沙水、汝水及支津、颍水、夏肥水、涡水、睢水、汳水,长短相近,走向相同,数量相等,惊似完整古图,可暂称之为‘大禹导淮图’。”

面对岩画,如晤古人

5月18日,《中国禹迹图》考察团邱志荣、张卫东、金小军一行来到具茨山寻找“禹迹”,将这一石刻称作“黄淮平原水系图”,并作了如下解读:

它刻在一块略呈长方形大石头的倾斜面上,上缘比拟黄河,下缘比拟淮河,东缘比拟大海,西缘比拟豫西山区,总体上与郦道元《水经注》所列河流极为相似。

“这幅水系图上北下南,倾斜方向与淮北平原完全一致,具茨山位于左上方,居高临下,俯视东南。”中国水利史专家张卫东认为,“站在岩画前,回望东南山口的盆地和遥远的平原,似乎能见到‘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的史前场景,犹如在和古人对话。”张卫东说,“说它是大禹治水时期的作品,完全有条件、有可能。”

面对具茨山中的史前遗迹,考古工作者表达了审慎的期待。在具茨山岩画披露之初,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王巍研究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根据历史资料,大禹治水确实是在中国河南省和山西省南部一带,发现神秘符号的具茨山,与大禹治水时期所在地域吻合。但是大禹的活动范围很广泛,还必须深入研究,才能确定是否确实与大禹治水有关。”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方燕明则认为,在考古领域,提出的问题一直比解决的问题多。但是,仍要慎重地判断具茨山岩画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即使是在具茨山岩画产生年代已经清晰的情况下,仍不能贸然判断。期待有关部门不遗余力地把具茨山岩画研究推进下去。

寻禹·探源报道顾问团成员

(排名不分先后)

刘海旺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赵春青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新砦工作队队长

赵海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二里头工作队队长

方燕明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瓦店和王城岗工作队原队长

王吉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蚌埠禹会村遗址工作队原队长

何俊杰 浙江省绍兴市文史馆副馆长

教之忠 禹州市著名文化学者

刘俊杰 具茨山上古文明发现者

相关链接:夏文化新探索

夏文化研究现状

赵春青

夏代究竟是应该从禹开始,还是从禹的儿子夏启开始,历史学家早有不同看法。中国古籍中关于大禹治水的传说很流行,不会是无凭无据;禹征三苗、禹会诸侯的传说也应该有一定的历史因素。截至目前,已经有人将中原龙山文化与石家河文化、安徽蚌埠禹会村相联系,试图为史籍所载找到考古学证据。

“禹贡九州”是流传千年的传说,邵望平等人还从考古学上加以考证,被考古学界、历史学界和民族学界广为接受。《禹贡》中的“九州”及顺序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关于九州的方位,《吕氏春秋》最为明确:“河汉之间为豫州,周也;两河之间为冀州,晋也;河、济之间为兖州,卫也;东方为青州,齐也;泗上为徐州,鲁也;东南为扬州,越也;南方为荆州,楚也;西方为雍州,秦也;北方为幽州,燕也。”《尔雅》则载:“济河间曰兖州,济东曰徐州……”可见黄河、济水、长江下游等地,在大禹之时,天下九州,已包含后来中国以黄河、长江中下游为中心的大部分地区。

我们认为,考古学上的夏文化,至少由龙山时代王湾三期文化煤山类型晚期、新砦文化和二里头文化来构成。

第一个阶段指公元前2000~公元前1900年,即相当于登封王城岗大城阶段。此时期,属于龙山时代的晚段,大致与其处于同一社会发展阶段的有中原龙山文化、石家河文化、马家窑文化后期等。其中,中原龙山文化的煤山类型,以登封王城岗城址为代表。

第二个阶段大概是指公元前1850~公元前1750年的新砦文化时期,以新密新砦遗址为代表。目前已经发现了三重城墙与环壕。其中,位于城址西南的城壕将新砦二期的宫殿基址和大型浅穴式建筑圈占起来,构成类似宫殿区的内壕所圈占的地带,这里还发现有玉璜、玉凿、夔龙纹陶器盖、彩绘陶鸟等重要遗物。

第三个阶段是公元前1750~公元前1550年的二里头文化时期。有学者把二里头文化划分二里头类型、东下冯类型、下王岗类型、鹿台岗类型和段寨类型,涉及黄河中游的广大地区。其中,二里头文化以二里头遗址最具代表性。目前,已经发掘出十几组宫殿建筑、长100米以上的祭祀遗迹、数百座墓葬以及大批的陶器、玉器、青铜器等遗物。其中,绿松石龙形器、青铜礼器、青铜牌饰、玉璋等,无不令人惊叹夏都城址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