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松召峰 通讯员 张胜军 焦艳庆
调整、优化、整合中小学、教学点46所(处),将公办中小学、教学点优化至103所(处);
规划建设20个中小学、幼儿园项目,累计投入超过20亿元;
305人次中小学党组织书记、校长(园长)参加骨干研修、任职资格和能力提升培训,近5000名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全员岗位培训,779名教师参加区级以上名师、骨干教师培训;
“1+1+6”综合改革持续推进,校长职级制、教师“县管校聘”、集团化办学等有关改革事项落地。
……
2020年,基础教育攻坚提升三年计划刚刚落下帷幕,建安区委、区政府根据许昌市委、市政府部署,继续下好教育优先发展“先手棋”,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新三年攻坚)。三年来,建安区加快实施“五大工程”,持续补短板、强弱项、促公平、提质量,城乡学校布局进一步优化、硬件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教师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综合改革成效进一步凸显、优质均衡水平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为许昌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了蓬勃的“建安力量”。
机制保障 高质量发展根基牢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作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推动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
建安区委、区政府准确把握“教育强区”战略定位,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构建新三年攻坚工作机制,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厚实的发展根基。
为加强对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工作的领导,建安区委、区政府通过了《加快推进建安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计划(2020—2022年)》《建安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指挥部组成人员名单》《建安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计划任务分解台账》《建安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计划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建安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计划推进工作机制》等5个方案,并成立了建安区调度工作组,全力保障攻坚工作顺利推进。
2021年6月,建安区教体局又印发《关于成立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指挥部及工作专班的通知》,下设1个综合组及9个工作专班,着力推进新三年攻坚工作。同年12月,按照许昌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攻坚专班要求,该区起草《建安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攻坚专班方案》,经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审议通过后正式印发,成立了由区委副书记任专班长、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任副专班长、区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乡(镇、街道办)分管教育副职为成员的教育高质量发展攻坚专班,建立了专班及专班办工作制度,给攻坚工作提供了强力支撑。
为保证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该区还持续推进教育督导机制建设,制定了《建安区中小学幼儿园挂牌督导专项督导工作方案》,从制度管理、队伍建设、规范工作、督导方式、问题整改及结果运用等方面,对全区中小学和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进行规范;严格落实督导队伍编制标准,加强督学队伍建设,配备总督学1名、副总督学1名,聘任责任督学126名,强化教育督导力量;依法依规有序开展“双减”、五项管理、幼儿园办园行为、开学保障及教师工资待遇保障等多项工作督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建安区委、区政府的强力推进下,建安教育迈出了高质量发展的铿锵步伐。
队伍建设
高质量发展“动能十足”
校长和教师,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基础工程。建安区通过高素质教师(校长)队伍建设和教育综合改革,使高质量发展“根深叶茂”“动能十足”。
新三年攻坚中,建安区全面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意见》精神和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计划要求,积极组织全区中小学校长参加培训;扎实完成全员岗位培训,组织全区近5000名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全员岗位培训;按照“建标准、强体系、育名家、促全员”的发展思路,不断完善教师培育标准和人才培育模式,仅2022年便遴选推荐779名教师参加区级以上名师、骨干教师培训和骨干教师提升培训;加强“三名”工作室建设,全区26个“三名”工作室中,5个工作室通过考核升级为市级“三名”工作室、4个“三名”工作室市级课题批准立项。
为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和加强党对中小学校的全面领导,建安区结合实际,从学习教育、班子建设、建章立制、党建引领、保障机制等五个关键环节入手,稳步推进试点学校改革工作。具体操作中,他们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按照覆盖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职四个不同学段,同时兼顾不同类型党组织的原则,确定了建安区第一高级中学、建安中学、魏风路小学、建安区职业中专4所学校为试点单位。试点工作坚持着眼实际、融入实践、追求实效,努力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推动教育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创新发展的原动力,致力高质量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校长职级制改革方面,该区印发《建安区加快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覆盖全部城区学校和部分农村学校,目前已完成职级认定工作,正在结合省校长职级制改革实施方案,修订有关配套方案,探索建立校长职级奖励制度。
在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方面,该区印发《建安区加快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做好改革上层设计。2022年,该区人社局、教体局统筹区直、乡(镇、街道办)各学校岗位,统一按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分别设置,并重点推进教师交流轮岗,共有112人成功跨校交流,教师资源逐步得到优化配置。
在深化教科研体制改革方面,该区持续深化“学本课堂建设及校本教研”,全区98%的学校建立起课堂教学模型,找到改革抓手;同时,根据《许昌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试行修订稿)》要求,严格按照市教育局规定的时间节点,建立健全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
通过扎实有效的举措,建安区夯实了教育高质量发展根基,让优质教育惠及更多家庭。
优质均衡
高质量发展惠及人民
“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新三年攻坚的推进,让建安教育的优质均衡得到了进一步凸显,使教育发展的红利惠及更多普通家庭。
优质教育资源持续扩充。每年结合区域实际,制定出台年度布局调整方案,不断优化、整合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着力破解“乡村弱、城镇挤”问题。截至2022年年底,采取“交叉合并式”“完全兼并式”两种方式,共调整中小学、教学点46所(处),新一轮布局调整任务圆满完成,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进一步优化。截至目前,3所学校被评为河南省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特色校。建安区被省教育厅认定为我市唯一的“河南省义务教育教学改革示范区”,区教体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表彰为“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先进单位”。
优质均衡创建工作持续推进。一是加强研究谋划。深入学习国家和河南省关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政策文件,为推进创建工作打牢思想和理论基础;加强对全区创建工作的系统研究、整体谋划,明确2025年创建目标和三年年度任务。二是起草创建规划。初步拟定《建安区教体局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起草《建安区教体局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方案》,待征求意见建议、通过区教体局党组研究后,及时提交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并正式印发实施。三是开展摸底调查。对照《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从资源配置、政府保障程度、教育质量、社会认可度四个方面,全面梳理排查全区发展底子。目前,该区课桌凳、高低床、班班通、图书等配置率达到100%,实验仪器达标率超过90%。
数字校园和专递课堂建设稳步推进。积极推进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工作,中小学数字校园达标学校64个、达标率80%,5所学校成功创建省级中小学数字校园标杆校。2022年,借助教育城域网和互联网渠道,建成专递课堂4套,覆盖全区22个教学点,将拥有专业师资的城镇学校优质课堂教学资源同步传递至农村教学点,目前已完成培训及试点试用工作。
教育的优质均衡,让孩子在家门口上“有学上”并“上好学”,带动人民群众对教育发展的满意度持续提升。
五育并举
高质量教育齐头并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建安区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全学科并重,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注重发挥活动育人作用,认真组织师生参加体育、美育、劳动实践教育等各类活动与比赛,均取得优异成绩。目前,该区4所学校被评为首批河南省“五育”并举实验学校。
做实德育。建安区实验小学被评为河南省德育先进集体,许昌新区实验学校、建安区魏风路小学被评为许昌市德育先进集体;46名师生获得省、市级主题教育及德育先进个人奖项;17位班主任被评为许昌市优秀班主任。建安区教体局在2022年12月被市教育局授予优秀组织单位奖。
提升智育。建安区小学低年级开展多元化测评,促进学生养成教育;小学高年级开展质量监测,诊断教育教学,提出改进措施,促进教育质量提升;中学开展了七、八年级学业质量监测,召开质量分析会,促进教育质量提升;举行初中、高中毕业班模拟考试,交流复习备考经验,提升复习效率;用好综合素质评价平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该区连续9年荣获市长教育质量奖。
强化体育。建安区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齐体育课程,配足、配齐体育教师,持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确保落实“教会”目标;举行全区中小学体音美优质课评选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持续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指导各校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实际,保证每天锻炼一小时,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开展“最美大课间”“一校一品”评选活动,指导各学校成立体现本校特色的社团,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需求。
重视美育工作。建安区艺术课程设置达标率100%,美育教师已按标准配足、配齐,并于2022年10月成功举办建安区第一届校园美育节,全面展现学校艺术教育的丰硕成果。该美育节共评选出优秀组织奖7个,艺术表演一等奖16个、二等奖27个;艺术作品一等奖35个、二等奖89个;艺术工作坊一等奖4个、二等奖3个。
加强劳动教育。建安区多措并举拓展劳动教育资源,开足、开齐劳动教育课程,配齐、配足劳动教育教师,强化校园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充分利用校园及社会资源开展劳动实践;积极推动家庭劳动教育;积极开展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建安区实验小学和建安区永宁街中学被遴选为第三批河南省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
此外,该区还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通过网络、热线、面询等方式,持续开展公益心理咨询服务;组建心理健康辅导专、兼职队伍,并培养、培育骨干教师队伍,满足全区广大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求;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系列公益讲座、网络培训、线下培训,不断提升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素质和德育工作水平;认真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及家长公益课堂、讲座,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从基础教育提升三年攻坚,到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从教育“硬”实力的提升,到内涵式发展的提质增效,建安区委、区政府挥舞着教育优先发展的如椽巨笔,书写着“教育强区”的最美画卷,并让人们期待着建安教育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