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松召峰 吕正子 通讯员 付恒伟 崔小飞
坐落于小西湖之滨、护城河之畔的许昌高级中学(以下简称许昌高中)是许昌教育的一颗明珠,其历史可追溯至1905年成立的“许州中学堂”,1950年更名为“许昌高级中学”,1956年被确立为河南省17所重点中学之一,是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首批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示范校。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乘着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计划的东风,这所百年名校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该校先后获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省党建示范校、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省平安校园、省书香校园、省教师发展学校、省文明校园标兵、省卫生先进单位、河南省十大榜样品牌学校等荣誉称号。
党建为引
红色动能助力学校发展
今年6月30日下午,许昌高中在八一路校区报告厅隆重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大会对该校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支部进行了表彰,全体党员教师重温了入党誓词。该校各党支部、艺体中心、学生代表精心准备了文艺节目,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个人,充分展现了该校广大党员爱党爱国的政治信念、坚定执着的理想追求和昂扬振奋的精神风貌。
许昌高中高度重视党建工作,该校探索出党建“456”工作机制,夯实党建之基,擦亮党建品牌,为学校发展赋能。其中,“4”是以“四个结合”为依托,将党建工作与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相结合,与许昌教育综合改革相结合,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相结合,与办人民满意学校相结合,以党建凝聚力量,确保党建高位启动。“5”是以包括铸魂工程、固本工程、先锋工程、清风工程、亮点工程在内的“五大工程”为抓手,点燃发展“红色引擎”。“6”是以包括优化架构、榜样示范、牢记身份、结对帮扶、双向培养、丰富“党建+”在内的“六项举措”为保障,确保双融合双促进。
许昌高中把党支部设在年级,党小组建在备课组,实现了党建与教学业务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设置三岗一区,在管理岗位设党员示范岗、在教学岗位设党员先锋岗、在重大活动中设党员志愿岗、在校园设党员责任区,强化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在党员评优评先中,教学业务成绩在后三分之一者一票否决;师德失范者一票否决。实行“双培养”机制,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管理骨干。目前,全校骨干教师中,近60%是党员,近年获得市级以上各类表彰的人员中,党员比例超过80%。通过“党建+工建”“党建+团建”“党建+疫情防控”“党建+文明创建”等,不断丰富党建内涵。
“一体两翼”
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升
今年暑期,在浙江诸暨举办的第二十四届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全国交流赛中,许昌高中学生范易萌获得高中组数字创作类电脑艺术“创新之星”称号。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全国交流赛由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主办,是全国性科技赛事领域级别最高、竞争最激烈、影响最广泛的活动之一。许昌高中学生范易萌的作品在本组别脱颖而出。范易萌一路过关斩将,在现场任务创作和作品展示答辩两个环节发挥出色,最终勇夺国家级最高奖。
教育教学是一所学校的根本,许昌高中坚持“一体两翼”的办学思路,“一体”指教育教学,“两翼”即打造体育艺术与学科竞赛特色,学生素质全面提升。
该校深化高考综合改革,成立高考综合改革领导小组,组织教师全员培训、有计划分批次与省内名校学习交流和赴省外名校跟岗学习;开展生涯规划和选课走班分类指导,2023年1月顺利完成25届新高考选课走班,实现多组合分班教学。
推进课堂与课程改革。完善升级“6+1”高效课堂,在注重每个人成才的同时,精准培优补差,丰富社团活动,促进学生综合实力快速提升。2022年,该校各类社团备案数量达到52个,先后有20多门校本课程获市级奖项,其中9个社团课程获市级校本课程一等奖。该校被评为“河南省科技示范校”“河南省创客示范校”。
加强精细化管理。管理重心下移,全体管理人员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同时加强对年级部、教研组和备课组的管理与考核。强化日常管理,以提高执行力为关键,以信息化为手段,全面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积极推动许昌市“家校携手育英才三年行动计划”,注重发挥家委会作用,家校服务中心每周五开展家长沙龙活动,着力构建沟通与合作的家校共育模式,形成了教育合力。该校被授予“全国家长学校建设实验学校”称号。
2020年以来,该校有5人考入清北,1187人考入双一流高校,一本上线率持续提升(由2020年50.7%上升为2023年64.8%),体育、艺术双A上线人数连续多年位居全市第一。国际部有35名同学被韩国延世大学等QS世界排名前百名的国际知名高校录取。2022年,该校被评为河南省首批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校。2023年,该校被评为河南省首批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示范校。
该校成立了体育艺术中心,制定了详细的体育艺术工作计划和发展目标。目前,该校拥有室内篮球馆、乒羽馆、摔跤馆、学生体能训练馆各1个,室外场地包括400米的标准田径场2个、标准足球场2个、篮球场12个、排球羽毛球场地各6块、乒乓球场地15块,同时还建有标准的学生演出中心、舞蹈房、琴房、书法美术教室。艺体类师资队伍职称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敬业精神强。体艺组现有专职教师35人,专业类别涵盖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体操、乒乓球、武术、健美操、摔跤、声乐、器乐、舞蹈、美术、书法等。其中正高级教师1人,中原名师1人,省级名师、高级教师15人,高职称高学历比例达到65%,青年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达到85%。其中在体育教师方面,足球亚洲B级教练员一人、篮球国家一级裁判2人、网球国家一级裁判1人、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4人。近年来,该校艺术体育特长生一本上线率高达75%,为各级各类高校输送了大量优秀体育艺术人才,多名同学被中国美院、北京体育大学录取,在河南省同级学校中位居前列。
许昌高中也十分重视具有学科特长学生的培养,专门成立了竞赛与信息服务中心,全面负责学校的奥赛工作,五大学科奥赛至此全面展开。在学科竞赛方面,创办了相关社团,锻造了一支坚实的教师教练团队,初步形成了符合学校实际的奥赛课程体系,探索出了一条学科竞赛的培养路径。一是定地点,定时间。配备专门的培训教室,使学生的学习环境定下来;竞赛与信息服务中心与各年级协调上课时间,制定培训课程表,使学生的学习时间定下来。二是给待遇,给奖励。该校制定了奥赛培训待遇及奖励方案,包括教练津贴、荣誉奖励、学生奖励、团队奖励、职称激励等。三是走出去,请进来。该校大力支持教练们外出学习,学生外出集训,积极邀请各学科金牌教练和专家来校讲学,加强与外地奥赛名校的合作,学习优秀经验。随着该校竞赛培训工作稳步推进,学科竞赛成效突出。2020年以来,以五大学科奥赛为主的各类竞赛共获得省级以上奖项200余人,其中1人获得全国奥赛银牌,3人获得全国奥赛铜牌,21人获得学科奥赛省一等奖。
身正为范
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今年8月18日、19日,许昌高中隆重举行2023年暑期教职工全员培训,旨在提升全校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素养,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培训活动既有专题报告,也有教研活动,为该校全体教师指引了专业成长与发展方向。
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为促进教师成长,许昌高中多措并举。一是实施“一科一团队、一课一教研”计划,坚持每日一教研、周周公开课、每月查教案,强化过程督导,走稳教研每一步。二是实施青蓝工程,采取中青结合、师徒结对等形式,传承老教师好经验,提升青年教师基本功。三是实施“教师读书研修”计划。开展班主任研修、家庭教育指导师研修、艺体专业教师和社团指导教师特色研修等,提升教科研专业能力。四是强化学科基地建设。以“三名”工作室为依托,整合我校教育教学研究骨干力量,强化学科建设。2022年,该校化学学科入选河南省首批普通高中学科基地。目前该校有专任教师422人,研究生学历教师69人,正高级教师7人,副高级职称147人,中原名师2人,中原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骨干教师2人,省级名师19人,省级骨干教师51人,市级名师、市级骨干教师116人。
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许昌高中将师德考核摆在教师考核的首要位置,实行“一票否决”制。定期举行“师德先进个人”评选、师德师风主题演讲、征文比赛、案例征集等活动。通过宣传版面、公众号树师德榜样,促师风建设,全校范围内形成了争做师德师风模范、勇做教育教学先进的良好氛围,展现出良好的师风师貌,涌现出一大批先进教师典型,如全国模范教师万志功老师、中原名师赵晓强和张随军老师、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陈俊峰老师、不改教育初心投身奥赛的冯涌和刘永刚老师、牺牲休息时间坚持家访的岳尚军老师、疫情期间骑车为困难学生送书送设备的张春杰老师等。
文明浸润
以文化人勇创一流
近年来,许昌高中充分挖掘校园文化底蕴,优化育人环境,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在连续两届省级文明单位的基础上,2020年被授予“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称号,2021年被授予“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称号。
打造德育课程,厚植家国情怀。该校形成了纵横交错、有机联系的“一核二翼三层四驱”序列化、体系化德育课程。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充分挖掘学科课程资源优势,开展思政校本课程研发,构建大思政体系。同时,通过主题班会、励志远足、成人礼、科技艺术节等德育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精心组织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强国复兴有我”等主题学习教育实践活动。依托主题班会、入团仪式、升旗仪式等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紧抓劳动节、国庆节、教师节等关键节点,开展劳动教育、红色革命精神教育、感恩教育。以春风化雨、德润无声的形式,使学生思想感情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许昌高中秉承“团结、勤奋、求实、创新”校风,践行“视如己出、言传身教、诲人不倦、循循善诱”教风,发扬“勤学好问、质疑探究、博采众长、精益求精”学风,落实“崇德、砺志、健体”校训,发扬“团结奋斗,勇创一流”的“许高精神”,持续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将校风校训内化为全校师生的精神品格。
走进许昌高中校园,孔子文化广场、校史馆、书山学海雕塑、日晷、许高赋、尚书房、中外名人文化墙等文化符号依次呈现眼前。厚德、齐贤、至善、明启、明德、明智六栋楼的命名,生动展现着许昌高中深厚的文化底蕴。校园内墙面文化、橱窗文化、班级文化、寝室文化、餐厅文化和谐统一,彰显文明新风;校园广播电视台、网络公众平台等,不断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舆论氛围;图书馆、阅览室、朗读亭、读书角,书声琅琅;篮球馆、乒羽馆、健身房,活力无限;机器人活动室、海空体验馆、社团活动室,涌动智慧;党团活动中心、心理咨询室、家长学校等场所,全方位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四时佳木掩映,景观育人无形。该校先后获得许昌市“绿色学校”、河南省“绿色学校”称号。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的坚强领导下,下一步,该校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扬“团结奋斗、勇创一流”的“许高精神”,凝心聚力、踔厉奋发,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责任心,紧紧围绕“一体两翼”发展路径,夯实“队伍建设、激情教育、精准教学、精细管理”四大举措,深化育人方式改革,在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上持续发力、深耕不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为教育强市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