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寻禹·探源

夏文化新探索

夏代的北方

红山文化玉玦形龙

大禹像

赵春青

夏代的北方,至少分布着以下五支考古学文化,其年代上至龙山时代,下至商代早期。这五支考古学文化依次是:

一是下七垣文化,它是指商汤灭夏以前,以商部落人群为主体创造的考古学文化。整个商部落的活动分布区以邯郸漳河流域为核心,北至滹沱河,东至釜阳河下游、南至黄河,西南至沁河,西至太行山脉。这个地域内丰富的商文化遗存,也证明这里是商部落的发源地。因此,在考古学上不少学者将先商文化称之为下七垣文化。

二是大坨头文化,它是冀西北、京津唐地区发现的夏至早商时期的文化遗存,原曾被定为夏家店下层文化,如北京新宫遗址大坨头文化双环壕聚落。该聚落区由内外双重环壕围合而成。出土陶器类型有鬲、盆、罐、尊、瓮等。墓葬区位于外环壕外的东南部,墓葬的随葬品主要为陶器,多为素面折肩鬲、宽沿折腹盆、钵等;另有玉玦、绿松石项链、红玛瑙串珠、扣针形带翼喇叭口金耳环和靴形足彩绘陶尊等重要遗物。

三是光社文化,它是晋中地区夏商时期遗存,应是一支独立的考古学文化,称之为“光社文化”,也有人将其归入二里头文化,称之为“晋中类型”。其中,早期阶段的主体因素是由本地的龙山时代文化延续下来的,盉、折肩罐、小口瓮、单面鬲等皆可在当地龙山时代文化中找到来源,与西北方的朱开沟文化、东北方的夏家店下层文化都存在一些共同因素。晚期阶段的太谷白燕五期、汾阳杏花村遗存的年代与商代相当。

四是朱开沟文化,它是内蒙古中南部的龙山时代至商代时期的遗存,以伊金霍洛旗朱开沟遗址为代表。陶器以蛇纹最具特色,铜器有针、锥、臂钏等。其中,鼎、爵、戈与中原地区一致,而短剑、刀、臂钏等则有典型北方草原系统青铜器特征。朱开沟文化的不少因素可以追溯到当地的龙山时代,如高领鬲、蛋形瓮、斝等,说明在其形成过程中曾经受到中原、晋中乃至甘青地区文化的影响。

五是夏家店下层文化,它是分布于老哈河及大小凌河流域的一支青铜文化,以大甸子墓地出土的1600余件陶器最具代表性。这1600多件陶器中,1/4有彩绘图案,图案多为勾连而成。夏家店下层文化也受到二里头文化相当大的影响,如夏家店下层文化陶器中的爵、斝、盉等都与二里头文化的同类器物非常相似。

这五支考古学文化是夏代北方的“重要伙伴”,与夏代一起构筑了奇异多彩的文化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