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
寻禹·探源全媒体系列报道第23期 会稽山篇
会稽山:治水英雄的归宿
■本报记者 邓雷 杨红卫 刘俊民/文 吕超峰/图
浙江绍兴,会稽山之巅,一位身披斗篷、手持耒耜的“使者”静静地伫立着,他目光坚定,雄姿矫健,庇佑华夏大地风调雨顺,年登岁稔。
这位“使者”便是中华民族的治水英雄、立国始祖——大禹。
远眺,是富饶美丽的中华大地,欣欣向荣、民殷国富,一片太平盛世景象;俯瞰,是郁郁葱葱的会稽山脉,禹陵巍巍、宗庙昌盛,一片祥和归宿之地。
“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4000多年前的某一天,因治水而功成名就的大禹到会稽山一带巡狩时,生命戛然而止。
会稽山是大禹光辉一生的终点站,更成为后人祭奠大禹、传承大禹精神的圣地!
禹葬会稽山
大禹一生熠熠生辉,足迹踏遍九州大地,到处都有他治水、“会诸侯”的传说。但对于大禹葬地来说,无论民间传说,还是学界共识,会稽山是毫无争议的葬地。
《史记·夏本纪》载:“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尧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曰鲧可。”于是帝尧任用鲧治理洪水,然鲧采用“壅防百川,堕高堙庳(低)”的方法,历时九年未能成功,水灾依然不断。
到了帝舜,命鲧的儿子禹继承父业,担当治水重任。禹总结吸取了其父亲治水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改堵为疏、因势利导的治水策略,“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卑宫室”,终获治水成功,这也有了家喻户晓的“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
《越绝书》记载:“禹始也,忧民救水,到大越,上茅山,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会稽。”《史记·夏本纪》载:“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史籍的记载,将大禹的葬地清晰地“定位”在会稽山。
《汉书·地理志》载:“山阴,会稽山在南,上有禹冢、禹井,扬州山。”说明汉代禹冢在会稽山的记载是十分明确的。《水经注·渐江水》载:“山上有禹冢,昔大禹即位十年东巡狩,崩于会稽,因而葬之。”
据《墨子》记载的禹“葬会稽之山,衣裘三领,桐棺三寸”和《越绝书》卷八记载的禹葬“苇椁桐棺,穿圹七尺,上无漏泄,下无即水,坛高三尺,土阶三等,延袤一亩”之说,似为薄棺深葬,葬礼简朴。
看来,大禹平日生活简朴,即便去世后的葬礼也同样简易,为后代树立了榜样。
祭禹圣地大禹陵
尽管有诸多史籍记载,由于年代久远,大禹的冢基确址已无从稽考,后人为纪念大禹所建的大禹陵,成为人们祭奠大禹的圣地。
大禹陵在绍兴市稽山门外东南6公里处,会稽山麓、鉴湖南畔,是一处合陵、庙、祠于一体的古建筑群。松柏常青,古迹处处,漫步大禹陵,最能近距离感受这位治水英雄、立国始祖的魅力。
大禹陵前为青石牌坊,高7.8米、宽10米。入内是长123.6米、宽2.3米逐级递升的青石墓道。禹陵在中,为大禹陵的核心部分,陵区坐东朝西,占地面积40余亩,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
从大禹陵下,进东辕门,自南而北的建筑依次为照壁、岣嵝碑亭、棂星门、午门、祭厅、大殿。禹祠位于禹陵南侧,祠外北侧有“禹穴”碑,祠内有“禹穴辩”碑。大禹陵碑亭北侧,顺碑廊而下即为禹王庙。
禹王庙建成以来屡有兴废,现存禹王庙,基本保留了明代建筑规模和清代早期的建筑风格。正殿正中央耸立着大禹塑像,高5.85米,衮袍冕旒,执圭而立,神态端庄,令人肃然起敬。这一艺术形象,是后人对大禹功德的极高赞誉。塑像之后壁所绘的九把斧钺,象征着大禹疏凿九州、劈山开河的艰难困苦和治水伟绩。
殿前是御碑亭,碑文系乾隆祭禹诗句,左右两侧分别竖有两块碑文,右侧为《会稽大禹庙碑》,系1934年当时中国水利工程学会会长李协所撰;左侧是《重建绍兴大禹陵庙碑》,系1933年著名学者章太炎所著。再过东庑房便为碑房,陈列着数十块明、清两代帝王和官员在此祭祀大禹的碑文。
大禹陵于1961年4月,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位皇帝祭禹
祭禹之典,传说发端于夏启。《吴越春秋·越王无馀外传》云:“禹崩……启遂即天子之位,治国于夏。遵禹贡之美,悉九州之土以种五谷,累岁不绝。启使使以岁时春秋而祭禹于越,立宗庙于南山之上。”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浮江下,观籍柯,渡海渚。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此为历史上第一次由皇帝亲临会稽祭大禹,也是秦始皇到先代帝王陵寝亲祭的唯一一次,可见大禹在秦始皇的心目中地位崇高。
秦二世胡亥即位后,也来到会稽礼祀大禹。《史记·.封禅书》云:“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东巡碣石,并海南,历泰山,至会稽,皆礼祀之,而刻勒始皇所立石书旁,以章始皇之功德。”胡亥为了“以章始皇之功德”而升高自己的威望,故凡其父皇所礼祀之处“皆礼祀之”。秦二世是亲祭大禹的第二位皇帝。
第三位是康熙皇帝。公元1689年,康熙第二次南巡,于二月十四日祭大禹陵。康熙题禹庙“地平天成”匾,又题禹庙联:“江淮河汉思明德,精一危微见道心。”又写下《谒大禹陵》诗:“古庙青山下,登临晓霭中。梅梁存旧迹,金简纪神功。九载随刊力,千年统绪崇。兹来荐蘩藻,瞻对率群工。”
乾隆皇帝是前来祭禹的第四位皇帝。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三月初八,乾隆祭大禹陵,题禹庙“成功永赖”匾,题禹庙联:“绩奠九州垂万世,统承二帝首三王。”又写《谒大禹庙恭依皇祖元韵》诗:“展谒来巡际,凭依对越中。传心真贯道,底绩莫衡功。勤俭鸿称永,仪型圣度崇。深惟作民牧,益凛亮天工。”
很多皇帝没有亲自前来祭禹,但会遣使来祭。明代由绍兴府知府担任主祭;清代或由杭州副都统(正二品),相当于中将级武官担任主祭。清代,遣官致祭达44次之多。
“宛委山得天书”
关于大禹治水的传说很多,“宛委山得天书”无疑是最具神话色彩的一个。
相传大禹在治水之始遇到困难,睡梦中受玄夷苍水使者指点,便在若耶溪边的宛委山下设斋三月,得到金简玉字之书,读后知晓山河体势、通水之理,治水终于大获成功。此事《水经注》《吴越春秋》《十道志》《太平御览》等经籍中均有记载。司马迁《太史公自序》叙及“二十而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中的“禹穴”即是大禹得天书处。
宛委山又称石匮山、玉笥山,位于绍兴市东南约6公里处,海拔279米,北连石帆山、大禹陵,南倚香炉峰,是会稽山中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的荟萃之地。
宛委山中今有一巨石,石长丈余,中为裂罅,阔不盈尺,深莫知底,传闻此洞即禹穴,亦名阳明洞。“旧经诸书皆以禹穴系之会稽宛委山,里人以阳明洞为禹穴”,口碑相传与记载相符。宛委山是传说中大禹治水第一次来越的佐证,也是其获取治水经验之处,影响深远,还留下了扑朔迷离的传说。
宛委山中有石名飞来石,其势欲倾,石高4米、长8.8米,上有索痕二道。飞来石上有唐代贺知章《龙瑞宫》题记,至今清晰可辨。其中也有关于大禹在此得天书的记载:“……黄帝藏书,磬石盖门,封宛委穴。禹王开,得书治水,封禹穴。”
“毕功于了溪”
大禹耗尽毕生心血,披荆斩棘、劈山开河,治理水患,最终取得胜利的标志性事件,就是“毕功于了溪”。
9月5日,寻禹·探源全媒体报道组来到绍兴嵊州市,实地踏访大禹“毕功”的禹溪村。只见村庄的别墅有序排列、非常气派,彰显着不俗的经济实力。
禹溪村原为“了溪村”,据传古时这里原是沼泽之地,庄稼常为洪水淹没,大禹治水到此,水患得以治理完成,治水终获成功,“了溪”因而得名。后,其形成村落,亦名“了溪”。人们为纪念大禹治水之功,建禹王庙,塑大禹像,又将村名改为“禹溪”。
如今,禹溪村是嵊州小笼包的发源地。禹溪人弘扬敢为天下先的大禹精神,背井离乡,走南闯北,引领嵊州小笼包走向大江南北,遍布中华大地,为禹溪村赢得了“嵊州小笼包第一村”的美誉,村民们也走上了致富之路。
嵊州当地大禹学者张亮宗向记者介绍,禹溪村附近到处都是“禹迹”,附近的“禹岭”,据说曾是大禹治水时弃余粮之处,即禹余粮岭,岭在了山,山下为了溪。《剡录》卷四引张华《博物志》:“禹治水,弃余食于江,为禹余粮。”关于禹余粮之说在越地流传长久,禹溪一带山岭常可寻找到“禹余粮石”,黄褐色,大致呈圆形,手摇可感觉到内核有核动,破之,可见核为泥丸状,据载具有化瘀的功能,可治病。
“禹余粮”,晋朝张华《博物志》称为“自然谷”;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称为“太乙余粮”;南朝《述异记》说,这些禹余粮石后来都成了药物,具有化湿的功能。
寻禹·探源报道顾问团成员
(排名不分先后)
刘海旺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赵春青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新砦工作队队长
赵海涛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二里头工作队队长
方燕明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瓦店和王城岗工作队原队长
王吉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蚌埠禹会村遗址工作队原队长
何俊杰 浙江省绍兴市文史馆副馆长
教之忠 禹州市著名文化学者
刘俊杰 具茨山上古文明发现者
编辑 杨 仪
校对 樊迎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