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健康许昌

“公”而忘私 舍己“卫”人

——许昌市“最美健康卫士”之“最美公卫医师”风采

□本报记者 张炜华

他们是医生。与临床医生不同的是,他们“看病”的对象不是一个个病例,而是一个个病例的集合;开具的不是某种疾病的治疗处方,而是让人人享有公平健康权的“社会处方”。他们就是“公”而忘私、舍己“卫”人的公卫医师。

采集上千份大便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许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行政办公室主任王艳清晰地记得,为了完成地方病和寄生虫病调查,她曾经每天要采集几千份粪便。上千份大便混在一起,味道难闻至极,王艳要忍着不适将采集来的上千份大便手工过滤、制片,在显微镜下检查虫卵。有时为了赶进度,避免穿脱隔离衣的麻烦,她就半天不喝水、不上厕所。一天工作下来,她常常又累又饿,却丝毫没有胃口。

“公卫医师看的是人群的疾病,开具的是‘社会处方’。”王艳说。比如,2010年我市启动消除疟疾行动计划,为了使疟疾病人得到及时救治,王艳和同事们积极申请,推动了许昌市疟疾定点救治医院的设立,使我市疟疾患者可以得到及时的治疗。再加上宣传教育以及政策支持,2017年,我市高分通过消除疟疾考核。“这就是‘社会处方’,降低或消除某一种疾病对全社会的困扰,这也是我们‘公卫人’的价值和意义所在。”王艳说。

与王艳一样,无数坚守在疾病防治、公共卫生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用大爱和责任守护人民健康。

魏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防治科科长蚩锋曾经现场采集学生及孕妇的盐样和尿样,为辖区内8—10岁儿童和早、中、晚期的孕妇碘营养水平检测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为了提高辖区居民的碘缺乏病防治水平,她利用微信公众号和朋友圈、抖音等线上方式开展科普宣传,还通过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等宣传缺碘的危害。她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结合实际案例,通过巡回讲座向公众进行严重精神障碍救治救助政策宣传,让群众了解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助救治政策和精神卫生法,了解救治救助的条件和监护人责任,对预防和减少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行为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

在疫情发生的时候,“公卫人”虽不看病开处方,但入户调查、消杀处置、防控知识宣传……处处有“公卫人”的身影。他们同时间赛跑,与疫情较量,争分夺秒调查重点病例的活动轨迹,抽丝剥茧还原传播链条,精准有力推动科学防控。

作为禹州市疾控中心防控专家组、综合信息组和流行病学调查组成员,禹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公室主任张永辉既当“信息员”又当“战斗员”,还是经验丰富的“防控员”。他和同事们连夜制订了《禹州市疾控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毒疫情防控方案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应急方案》,为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制定了规范,赢得了时间。

许昌市中心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办公室的杨香玉扔下牙牙学语的孩子,在科室主任的带领下,迅速开展许昌市中心医院干部职工摸排、流行病学调查、红(黄)码人员管理以及预检分诊督查等工作。与此同时,她还不放松环境卫生治理,组建实时预约消杀微信群,开展病媒生物防治知识宣传,从而有效控制“四害”的滋生,为患者和医务人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当襄城县人民医院上报第一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后,襄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病科科长李娇娇立即连夜深入一线开展流调工作,在襄城县人民医院对病例开展细致的流行病学调查,并抓紧时间撰写调查报告,为疫情研判提供了依据。流调平台建立后,李娇娇承担起每日红码人员流调汇总上报工作,两年时间,日日不间断。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许昌市“公卫人”,坚守初心、牢记使命,以满腔的热情投身公卫事业之中,为创建平安许昌、健康许昌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