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徐文正:让农业科技惠及更多农民

本报记者 武芳

10月11日,在襄城县王洛镇烟叶收购站,空气中弥漫着成熟烟叶的醇香,王洛镇科技副镇长徐文正与工作人员一起忙着查看烟叶质量。

王洛镇是许昌市“烟叶科技示范区”,也是河南省典型浓香型烤烟传统核心种植区,不仅种植规模大,而且因种植历史悠久形成了“植烟文化”。

去年12月,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工作的徐文正博士被选派到王洛镇任科技副镇长。

“发挥专业特长,助力王洛镇特色烟叶发展,是挂职之初我给自己定的工作目标,也与镇党委‘主要围绕烟叶产业发展及协助做好农业农村相关工作’的分工不谋而合。”徐文正说。

初到乡镇,这位经验不足的“空降兵”,面对基层工作和广大群众曾一度感到迷惘,找不到方向感和着力点。

“学历不等于能力。想让群众信服,一定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徐文正说。

于是,他白天带着笔记本奔走于田间,了解烟农的生产技术难题;晚上认真查找解决技术问题的理论依据,并在生产指导中利用所学知识,想方设法把生产技术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群众,拉近与烟农的距离。

“移栽前要剪好叶、带好药。”“垄两边可以栽小苗,用于后期补苗。”“当前是花叶病流行期,要注意防治。”“注意烘烤关键温度,开始间歇性排湿。”每句叮嘱都体现着他时刻关注烟叶生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徐文正始终没有忘记将最先进的农业科技带给村民才是其发家致富的根本之道。

截至目前,在徐文正的努力下,该镇已经开展各种形式的烟农技术培训5次,累计培训烟农400余人次,并在王洛烟区引入省局项目2个、推广应用技术2项,开展烟粮高效复合种植模式探索,有效引领烤烟绿色健康生产的发展方向。

“在徐文正副镇长的精心指导下,我的种植水平明显提升,烟叶质量大幅提高,收入也相应增加。”提起徐文正,王洛镇种烟大户雷俊红感激地说。

此外,根据镇党委的安排,徐文正还积极参与防止返贫排查工作督导、人居环境整治、“三夏”生产抢收抢种、防火禁烧等工作,足迹遍布王洛镇34个行政村。

“在这里,我通过深入走访,对当前农村现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对农民的真正需求有了更多了解。下一步,我将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提高烟叶生产效率和质量,让农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徐文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