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春秋楼

离 别

□甄华露

人的一生会经历很多离别,有些离别是暂时的,以后还会再相聚;有些离别是永远的,以后不会重逢。不论怎样的离别,都让人心情变得凄凉和沉重,尤其是父母和子女的离别,每次经历或目睹这样的场景,我都会禁不住潸然泪下。

儿子今年18岁了,小学毕业就踏上了异乡的求学之路。6年来,他一直住校,只有周末才能见到父母,但他从未报怨过,反而愈发懂事。每一次返校前,他总是自己收拾好所有的行李,从来不让我操心;每一次离别时,他总是很乐观,主动安慰我,从来不让我担心;因为特殊原因,不能每周见面时,他总是主动提出留校,从来不让我为难。6年的春夏秋冬,我和先生风雨无阻,每周都赶往郑州陪儿子,一路走来充满艰辛,期间也经历了无数次的离别,但总算熬过来了。

今年儿子高考完填报志愿时,主动提出要去省外城市上大学,我尊重他的意愿。儿子填报的12所大学几乎全是省外的,他最终被福建一所大学录取。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儿子非常激动,我心里却是五味杂陈,毕竟儿子要到千里迢迢之外去上学,我内心既高兴又不舍。整个暑假,我们一家三口都是在憧憬儿子的大学美好生活、准备各种物品行李中愉快度过的。这是儿子去外地上学以来在家时间最长、陪伴我们最久的一段时光。6年中,虽有很多假期,但他总有上不完的辅导班、写不完的作业,我们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其实很短暂。我清楚地知道,这样的日子以后再也不会有,即使以后遇到假期,他也不会一直待在家中,也许在外地不回来,也许约着朋友出去玩儿,也许去打工实习……毕竟他长大了,有自己的朋友圈和人生规划。

为了送儿子上学,我和先生分别请了年假,提前一周陪他来到福建,在学校周边游玩了几天。开学报到那天,我们按照学校的通知从南门开车驶入,途中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车辆纷至沓来,偌大的校园不一会儿就开始堵车,我们只好找车位停下,步行前往宿舍。校园环境不错,湖水清澈、草木丛生,到处可见熙熙攘攘的人群,好多孩子的父母甚至爷爷奶奶齐上阵帮着搬运物品,有背上背的、手里抱的、肩上扛的,个个满头大汗、步履匆匆,但脸上都洋溢着喜悦。我们走了十几分钟的路程,终于到宿舍楼下,儿子考虑到我的膝盖不好,就提议让我先慢慢上楼,他们去附近取快递。宿舍在四楼,我按房间号很快就找到了,查看了住宿环境,正在担心条件简陋时,儿子一手推着笨重的拉杆箱,一手拎着大大的包裹进来了。看着他气喘吁吁的样子,忽然想起去年暑假后开学送他返校的场景,也是这样的大包小包,也是这样的汗流浃背,只是当时由于特殊原因,我只能在学校门口远远看着。“妈妈,东西太重了,爬了四层楼,累死我了。”儿子的一句话把我的思绪拉回来,先生催着给儿子整理东西。我们一起动手忙活了半天,收拾好已是中午。于是,我们到附近的餐厅吃了午饭,体验一下学校的伙食。在陪儿子回宿舍的路上,我的心情开始变得沉重,因为不愿面对即将的离别。离开之际,我主动提出和儿子拥抱一下,他拍着我的肩膀说:“放心吧,我会好好的。”瞬间,我的泪水夺眶而出。本不想在儿子面前哭的,怕伤感的情绪传染给他,可实在是忍不住。我又唠叨了几句,坐上车强颜欢笑地和儿子挥手告别,一路上却又是泪眼婆娑……

舟车劳顿回到家中,我径直去儿子的卧室转了一圈,脑海中闪现着儿子的身影。看着空荡荡的屋子,顿时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又禁不住热泪盈眶。想想儿子上完本科可能会读研,之后可能去外地工作,从此离别应该是常态,心里更加难过。这也许是中国家庭的普遍现象吧,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作为父母,内心都希望子女能承欢膝下、守在身边,但是为了他们的美好前途着想,在孩子需要背井离乡地求学、求职时,父母往往是无条件地支持,即使要相隔甚远、聚少离多。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真城地祝福所有的游子健康平安、一切顺利,也希望游子能体谅父母的思念与牵挂,常和父母联系、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