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教育 文体

颍 川 多 奇 士 (一)

马炎心

《三国志·魏书·郭嘉传》曾记载这样一件事:颍川人戏志才是曹操的得力谋士,曹操非常器重他。戏志才年纪轻轻就死了,曹操给荀彧写信说:“自从志才死后,我就没有了可以在一块商量事的人。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承他呢?”于是荀彧向曹操推荐了郭嘉等人。

“颍川多奇士”是曹操对当时颍川人物的赞誉,用它评价整个颍川人物也恰如其分。历史上颍川不仅人才众多,而且层次高、影响大,是中国名人群体中最耀眼的群星。

数量多。据统计,二十四史中立传的名人共5700多人,其中汉、唐、宋、明四朝河南籍的912人,占总数的15.8%,名列各省第一。而这912人中,仅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颍川籍的就有210多人,占全省人数的1/4。另据《河南历史名人里籍研究》载,从隋唐至清末,属原颍川范围内的进士就有320多人。这一数量在河南是相当高的。

层次高。在历代颍川名人中,有名将名相、皇亲国戚、文豪大家、宗教领袖、各类奇才。他们当中有睿智非凡、启人心智的思想家韩非,有治国安邦、功勋卓著的改革家晁错,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事家张良,有学富五车、增补《史记》的褚少孙;还有音乐始祖葛天氏,“天下楷模”李膺,“九品中正制”的创立者陈群,图书分类的创始人荀勖,“楷书之祖”钟繇,笑林始祖邯郸淳,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顗,贤德皇后庾文君和禇蒜子,文学家评论家钟嵘,边塞诗人王建,画圣吴道子等。据《三国志·魏书·荀彧传》载:“(荀彧)前后所举者,命世大才,邦邑则荀攸、钟繇、陈群,海内则司马宣王,及引自当世知名郗虑、华歆、王郎、荀悦、杜袭、辛毗、赵俨之俦,终为卿相,以数十人。”这里提到的“命世大才”有14人,其中9个为颍川人。董卓进长安后曾进行大规模的人事调整,在8个重要岗位上任职的有5人为颍川人士。颍川名人还呈现家族化的特点。他们不仅一家数代多人为官,而且在文化上多有建树,产生了令人瞩目的世族名人文化。如颍阴荀氏、许县陈氏、许氏、鄢陵瘐氏、长社钟氏、枣氏、阳翟褚氏等。荀氏家族的奠基人荀淑,八个儿子皆为名流,其后代出将入相者也多有人在。瘐氏家族自东汉至魏晋见于史籍的共79人,有文化成就者28人。

影响大。以书法为例,仅汉魏南北朝时期,全国著名的颍川籍书法家就有十多位。三国时期最著名的五位书法家钟繇、胡昭、邯郸淳和卫凯、韦诞,前三个都是颍川人。颍川历史上还出现过一批德高望重、影响后世的道德楷模。如被时人敬重的“颍川四长”陈寔、荀淑、钟皓、韩韶,虽然做的官都不大,却以高尚的德行、完美的人格备受当世和后世人的敬仰,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