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财经

注入“金融活水” 赋能乡村振兴

——工行许昌分行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王丽霞 杨晓燕 通讯员 李强 尚铁中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近年来,工行许昌分行不断完善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乡村金融服务生态体系,提供多样化服务,强力支持我市“三农”领域,让更多“金融活水”灌溉到田间地头,为乡村振兴注入不竭动力,帮助和引领广大农民走上增收致富路。

聚焦共同富裕 推出涉农贷款

今年以来,我市提出“推进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建设”。为落实这一重大决策部署,工行许昌分行以赋能乡村振兴为己任,加快推进“三农”领域普惠金融业务发展,积极推出涉农贷款,缓解涉农企业资金困难,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为更好地发挥服务乡村振兴主力军作用,该行创新推出“兴农通”和“兴农贷”产品,满足涉农企业和农户需求,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与此同时,该行创新推出涉农特色场景融资产品,积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加快推进禹州、长葛等试点地区普惠金融服务点建设,加强与政府部门合作,加大资源配置力度,丰富金融服务,提升涉农地区金融服务的可得性。

着眼农业种植 推出“种植e贷”

为促进种植业发展,工行为农业种植客户打造了专属融资产品——“种植e贷”。工行许昌分行充分利用普惠信贷的利好政策,多次组织工作人员前往各县域乡镇企业及金融服务点推介讲解“种植e贷”产品。该行工作人员了解到一些农户及合作社需要资金支持生产经营后,“第一时间”向其推广“种植e贷”产品,并同步完成客户信息采集工作,以及贷款审批流程,迅速为客户投放贷款,解了客户的燃眉之急。

襄城县某家庭农场是一家种植烟叶、小麦等农作物的农场,承包土地800多亩,资金比较紧张,急需购进烟叶化肥,但因无抵押担保无法向银行申请融资。得知情况后,工行许昌分行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向其介绍“种植e贷”产品,并开辟“绿色通道”,加快资料收集、整理及数据提取工作,紧盯系统导入、审批等全过程,使贷款成功落地,解了该农场的燃眉之急。该农场经营者对工行许昌分行这种急客户所急、想客户所想,主动为客户排忧解难的工作作风非常满意,随即向身边农户大力推荐“种植e贷”产品。

着眼药材行业 推出“药材贷”

禹州市中药材种植面积41万亩。在政府大力发展特色中药材市场的背景下,商户想收购中药材,扩大经营规模,无奈手头资金不足。为助力中药材行业发展,工行许昌分行充分发挥金融科技服务“三农”优势,针对中药材行业特点,创新推出“药材贷”特色产品。

了解到工行许昌分行推出专属特色贷款产品“药材贷”后,商户像遇到了“及时雨”。该行工作人员开启一站式服务,做到“咨询有人答复、填表有人指导、手续有人接收”。该行对符合准入条件的客户现场收集、整理业务资料,提前准备好手续及拍照设备,使客户只需跑一次即可办理完业务,为客户提供了方便。

某药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中药饮片及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企业,资金比较紧张,急需购进中药材,但因无抵押担保无法向银行申请融资。得知消息后,工行许昌分行工作人员立即上门走访,针对企业需求,介绍“药材贷”产品,在很短时间内完成资料收集、整理及数据提取工作,使贷款很快发放到位,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确保了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进行和合同如期履约。

促进城乡融合 推进乡村振兴

工行许昌分行积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振兴,开展送金融知识、普及乡村振兴金融产品等活动。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促进农业与各行业交流合作、资源整合,加快推动我市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工行许昌分行联合其他相关部门举办了以“聚势赋能、破局增长——中小微企业如何突破经营困局,实现突破增长”为主题的专项培训会,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授课。大家共同交流助力中小微企业突破经营困局、实现业务快速发展的方法,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该行通过以会代训的形式,普及了企业高质量健康快速发展的知识,鼓足了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勇气;同时,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坚定了企业抱团发展,为许昌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先行试验区建设贡献力量的决心。

许多人认为,工行的服务对象是工业,而非农业,其实不然。工行许昌分行为了让更多人熟悉该行推出的“融助农业兴旺、促进农民增收”农贷品牌,加大推广力度,通过发放彩页、设置户外广告等形式,宣传工行信贷支持服务农业的理念,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

工行许昌分行积极践行服务“三农”的使命,深耕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为我市农业和农村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