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理论

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 全面推动钧瓷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张金伟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深入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禹州是中国陶瓷的重要发祥地和钧瓷原产地,以钧瓷闻名于世。钧瓷是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物质载体,是最具中国文化精神特质的艺术瑰宝。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召开期间,央视《焦点访谈》栏目系列节目《根脉》以《伟大文明 辉光日新》为题,以长达6分钟的篇幅,对钧瓷产业传承与创新进行了深度报道。这也足见钧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进入新发展阶段,钧瓷文化产业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解放思想、拉高标杆,从全局高度把握发展规律,找准发展定位,厘清发展路径,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推动钧瓷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涵养文化真力,加强钧瓷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

坚持守正创新,突出规划引领,健全完善钧瓷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实施钧瓷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加强钧瓷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保护、传承、振兴;实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记录工程,加快推进钧瓷烧制技艺、文化探源、历史故事、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发展历程等数据库建设;推动钧瓷文化遗产活态化、具象化、数字化,让钧瓷文化遗产传承不绝、“活”出精彩。

加大钧瓷文化研究阐发力度,深入、系统、全面、研究、阐发钧瓷文化的深厚内涵、历史地位、突出影响和时代价值,对钧瓷文化开展专业化、多视角、综合性、跨学科研究,构建系统、完整的钧瓷文化理论体系,引领钧瓷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激发产业活力,推动钧瓷产业高质量发展

解放思想、拉高标杆,用前瞻性眼光、战略性思维谋划和编制钧瓷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方向,明晰产业发展路径,完善产业体系,丰富产业业态,构建钧瓷现代化产业体系。

坚持供需两侧发力和创新驱动发展,实施钧瓷产业艺术赋能、创意赋能、科技赋能、数字赋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钧瓷工艺品供给多元化,推动钧瓷产业优势再造、升级转型,实现钧瓷产业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加大国家级、省级拔尖人才、工艺美术大师、陶瓷艺术大师、陶瓷艺术设计大师、非遗传承人等推荐评选和培育力度,培养和造就一批钧瓷文化产业领军人物。

实施钧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战略,强化地理标志专用标识使用监管,提升地理标志产品竞争力,打造特色鲜明的知名钧瓷文化品牌,实现钧瓷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释放文化张力,推动钧瓷文旅文创深度融合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传承弘扬钧瓷文化为主线,秉承以人为本、产业为基、文化为魂、遗存为宝的理念,充分发挥钧瓷文化品牌优势,融合元宇宙概念,着重新型消费业态培育、数字神垕建设、IP品牌营销,实施全景化打造、全要素提升、全业态融合、全时化消费、全方位营销、全民化共享,创建神垕古镇国家5A级旅游景区,高质量全链条推进钧瓷文旅文创产业复合发展,跨界融合发展。

坚持创意驱动、美学引领、艺术点亮、数字赋能,增强钧瓷文旅文创产业的体验感和互动性,让钧瓷文化可感知、可触摸、可体验,打造更具知名度、亲和度、美誉度的神垕古镇钧瓷文旅文创产业特色核心产品。

实施数字化和“IP+”战略,推动钧瓷文旅文创产业融合、产品融合和业态重构,使钧瓷文旅文创产业文化立体化呈现、形象IP化确立、市场精准化拓展、产业数字化转型,打造神垕千年古镇超级IP品牌,塑造钧瓷文旅文创产业独特魅力,使钧瓷文旅文创产业成为禹州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四、汇聚各方推力,全面推动钧瓷文化宣传教育交流弘扬

坚持内容为王、全媒体融合,构建全景式、立体式、延伸式的宣传体系,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宣传弘扬钧瓷文化。

积极推动钧瓷文化进教材、进校园,组织编写钧瓷文化教育读本,纳入地方校本课程体系,推进钧瓷文化教育普及。

学习先进节会理念,创新钧瓷文化节办会模式,打造集成果展示、节庆旅游、线上线下展销、交流合作、贸易洽谈、学术论坛、文化推介于一体的新型钧瓷文化盛会。

加强与国内各大瓷区、行业协会和高等院校协作联系,开展全链条、多视角的展览展示推介和学术交流活动。

广泛运用新媒体、大数据、元宇宙等新技术新手段,开展精准化推介、定制化宣传、事件化传播,将钧瓷文化以更鲜活更直观的方式向世界传播,全面推动钧瓷文化宣传教育交流弘扬。

(作者系许昌市钧瓷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