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乐学堂

清新明快 余味无穷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赏析】据韦应物诗中所写,冯著是一位有才有德而失志不遇的名士。他先在家乡隐居,清贫守真,后来到长安谋仕,颇擅文名,但仕途失意,约在大历四年(769)应征赴幕到广州。十年过去,仍未获官职,后又来到长安。韦应物对这样一位朋友是深为同情的,故而创作这首诗。

诗中以亲切而略含诙谐的笔调,对失意沉沦的冯著深表理解、同情、体贴和慰勉。这首诗写得清新活泼,含蓄风趣,逗人喜爱。刘辰翁评此诗曰:“不能诗者,亦知是好。”确乎如此。

开头两句中,主要是说冯著刚从长安以东的地方来,还是一派名士兼隐士的风度。

接着,诗人自为问答,料想冯著来长安的目的和境遇。诗人自为问答,诙谐打趣,显然是为了以轻快的情绪冲淡友人的不快,所以下文便转入慰勉,劝导冯著对前途要有信心。但这层意思是巧妙地通过描写眼前的春景来表现的。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这两句诗人选择这样的形象,正是为了意味深长地劝导冯著不要为暂时失意而不快不平,勉励他相信大自然造化万物是公正不欺的,前辈关切爱护后代的感情是天然存在的,要相信自己正如春花般焕发才华,会有人来关切爱护的。所以末二句,承上二句而来的,末句则以反问勉励友人,盛年未逾,大有可为。

整篇诗情意深长,生动活泼。它的感人之处在于诗人的心胸坦荡,思想开朗,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前途充满希望,对朋友充满热情。因此,韦应物能对一位邂逅的失意朋友,充分理解,真诚同情,体贴入微,而积极勉励。诗在叙事中写景,借写景以寄托寓意。情调和风格,犹如小桥流水,清新明快,委曲宛转,读来一览无余,品尝则又回味不尽。

(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