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襄城佳作

省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项目

筹音乐

筹是一种罕见的乐器,筹及筹音乐是中原一带道乐、佛乐中的古老乐器及乐种。“筹”被称为民间艺术“活化石”。筹形似竹笛和箫,却为斜吹,音质介于笛与箫之间,兼有笛音的清脆、明亮与箫声的柔和、优美。筹所吹奏出的声音,别有风情韵味,有腾云驾雾、飘然仙境之快感,被誉为“世界之绝响,佛家之仙乐”。

鄢陵的“筹”音乐伴随寺庙活动产生、发展,具有很强的融合性,曲目丰富,主要分为佛乐、道乐和民间音乐三大类。目前普查到的近20首“筹”曲中,佛教音乐的“筹”曲有《傍妆台》《油葫芦》《皈依佛》等;道教的“筹”曲有《魏调》《三清偈》《起五更》等;民间的小曲有《大开门》《尺工合》《山坡羊》《月儿高》等;纯音乐有《五句赞》《乐章》《香花灯水果》等。

2007年2月6日,许昌筹音乐被河南省政府确定的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寺庙活动的减少,“筹”音乐大部分见于各种民俗礼仪中,如殡葬、婚嫁、祝寿、寻根祭祖和节日庆典活动。以“筹”为主的乐队演奏形式非常严谨,在行进中,以法铃、炉为首导进,按照管、笛、笙、箫等旋律性乐器和木鱼、碰钟、手鼓、手镲、云锣等节奏性乐器为先后,依次排为纵队,不仅体现出宗教凝重、神秘的风格,也融入了喜庆、欢快的民间气息。

(本栏目材料许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